阿里金融的模式并不具有行業普遍性,畢竟其他企業公司難以擁有如此龐大生態及海量用戶真實數據。
據媒體報道,阿里信貸已經向江、浙、滬三地的普通會員放開,不用任何擔保抵押,只憑借企業在阿里平臺上的交易信息就可以申請,并且24小時隨用隨借。
其實,早在2010年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便獲得國內首張電子商務領域的小額貸款公司營業執照。隨后,又成立了重慶小貸公司。通過這兩家小貸公司,阿里金融在阿里巴巴B2B業務、淘寶和天貓三個平臺上分別提供訂單貸款、信用貸款兩項服務,通常在100萬元以內。對天貓的高端商戶,則可通過線下審核獲得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
依托其B2C、B2B平臺,阿里小貸確也做得風生水起。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20日,阿里金融的日利息收入達到了100萬元,有人照此粗略計算得出其年利息收益可達3.65億元。而雅虎2011年年報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全年凈利潤為3.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由此來看,阿里金融可謂是未來極具潛力的業務板塊。
阿里巴巴投身金融行業,除了能夠為廣大小微企業帶來便利之外,也很好的體現了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戰略。畢竟電商發展空間已經有限,相比之下,金融的發展價值更大。
但與此同時,還要看到,阿里金融的模式并不具有行業普遍性,畢竟其他企業公司難以擁有如此龐大生態及海量用戶真實數據。
據《2011年深圳小額貸款行業發展報告》披露,2011年深圳小額貸款公司經營利潤率約為31.2%。據媒體報道,部分公司小額貸款業務利潤率更是高達50%以上。
如此高的利潤率及銀行業“利潤高的不好意思講”的廣闊發展前景,難免讓部分做實業的企業在經濟下行期間、面臨行業利潤縮水時,紛紛向小貸公司轉型。
單就A股市場來看,根據2011年上市公司年報統計,40家上市公司合計投資23.39億元,參股設立41家小貸公司。在上半年慘淡的行情中,“金改、小貸”概念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必須肯定的是,小額貸款公司已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值得警惕的是,小貸行業魚龍混雜,管理不規范的現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一些民間資本過分追逐利益最大,存在不少違規行為。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產業資本大量參與金融業會加大金融監管和調控難度,不利于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因此,對于當前某些打著“金融創新”大旗的一窩蜂行為,更應當仔細鑒別,是否是從實體經濟需求出發,否則若不能踏實服務于實體經濟,最終收獲的可能只是風險。
王瑩(上海 學者)
推薦閱讀
酒仙網昨天對外公布,公司獲得了C輪2億元投資,這是繼去年獲得兩輪融資后,酒仙網再一次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去年酒仙網銷售近5億元,酒仙網目前賣酒已經實現盈利,但是由于物流等投入巨大,去年公司整體虧損8000萬元>>>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1/11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