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金融業監管局(以下簡稱FINRA)調查優酷土豆并購案中相關利益人一事,騰訊科技在美國西部時間24日上午11點致電FINRA反詐騙與市場情報部,詢問主要負責此次調查的分析師William Troost。他表示FINRA的確寄出過這封聯絡函件,但不愿對此案發表任何聲明。
FINRA發言人南西•康德(Nancy Condon)隨后對騰訊科技表示,無法針對任何可能或正在進行調查的案件作出任何評論。該機構每年都會對市場上所有進行并購或交易的情況進行監督,因此,南西•康德稱要求公司提供相關人資料并不奇怪。
需要注意的是,FINRA在發給優酷土豆的函件中用了“繼續審查”(continuing its review)一詞,表明針對優酷土豆的調查早已進行。更值得注意的是,FINRA在函件中將此次調查的日期鎖定在2月16日—3月9日。
騰訊科技查詢土豆網的交易歷史數據發現,截至8月24日,土豆網平均每天的成交量為5.21萬。但在并購宣布前的2月16日-3月9日,土豆網成交量表現異常,從平常每日的2-3萬飆升至將近40萬。FINRA所調查的,正是這一時間段內的股票交易行為。
當時,《紐約時報》網絡版對其3月9日的股價異動曾表示質疑,有分析師猜測土豆網可能涉嫌內部交易,并稱美國監管部門可能對土豆網在該期間的股票交易進行審查。但這一預測到8月方才應驗。
FINRA分析師William Troost在發給優酷土豆的函件附件中列舉了將近240個機構和個人。該機構要求優酷土豆回應:(1)是否認識列表中的人;(2)與其關系,有什么樣的交往;(3)交往頻率;(4)2012年2月16—3月9日間與名單上的人物和機構有什么樣的接觸;(5)聲明是否將公司商業機密泄露給名單中所列人員;(6)其它金管局應該知道的信息。
目前尚無法得知此次調查的進度。騰訊科技上周五下午曾發郵件優酷土豆IR(投資者關系部)詢問,但截至上周日晚間并未收到回復。此前,優酷土豆公關部周五晚間稱已將此事告知IR處理。
正如FINRA發言人南西•康德(Nancy Condon)所言,要求并購或交易企業提供相關人資料并不奇怪。但由于土豆網在被并購前曾經出現的股價異常,很容易被理解為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調查。
對于可能存在的內幕交易行為,FINRA總是不遺余力地予以打擊。這從FINRA的歷史可以看出。根據FINRA網站, 2011年接到的投資者正式投訴有2,979件,采取懲罰行動的有1,488件。同時去年遭到剔除的金融機構也高達21家,是成立FINRA之后的最高峰。被摘牌的個人也有329人,遭到暫停執業的也創下新高,達475人。這顯示在金融危機后,美國加大了對金融業不法交易行為的監督打擊力度。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成立于2009年10月的反詐騙與市場情報部,將重點放在龐氏騙局(Ponzi Schemes)與內幕交易。而成立后的第二年,該部門也交出靚麗成績單,將超過500個可能的舞弊案件移交給SEC或其他的聯邦執法機構。這其中,最令人詬病的內幕交易就占了244件。
負責反詐騙與市場情報部的卡麥隆•凡克豪瑟(Cameron Funkhouser),先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揪出可疑交易,幕后功臣是該部門量身訂制的電腦軟件——證券觀察新聞分析與規范(簡稱為“Sonar”)。FINRA能夠因此精確點出并購案或其他重大消息,然后將事件掛鉤到某支股票是否有不正常的價格或交易量。
之后更會開始調查負責并購案的相關人員是誰,并把焦點鎖定在律師和銀行家,是否與進行交易的個人或機構有任何細微關系,甚至還會借助社交媒體網站,如Facebook或Twitter來找出這些人之間關連。
FINRA另一名發言人米雪•區(Michelle Ow)解釋,如果一旦查出有內幕交易,無論是不是美國公司,一般說來,FINRA將會將調查出的案件結果以及相關資料,轉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如果涉及內幕交易的是中國公司,則會將資料轉交給中國負責的相關機構進行后續調查。
但南西•康德也強調,這種調查通常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她并不愿針對單一案件作出評論。這也意味著,優酷土豆并購前是否存在內幕交易,以及FINRA提及的240個個人和機構是否涉嫌內幕交易,目前尚無法做出明確的判斷。
推薦閱讀
2012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和第三財季業績預期表明,學大教育內部業務重組正按部就班地進行,尤其是銷售團隊和教學中心數量趨于穩定。 北京時間8月27日晚間消息,美國投資公司T.H.Capital今日發布投資報告,維持學大教育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1/11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