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天中,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南美小國厄瓜多爾,這源于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避難事件。“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走進了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也讓厄瓜多爾登上了各大媒體國際新聞版的頭條。
為何向厄瓜多爾請求避難?
澳大利亞人阿桑奇在2006年創辦了“維基解密”網站,由此引領了一個網絡信息的新時代。而在2010年,該網站披露了十幾萬份美國政府機密外交電文,內容涉及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敏感話題,一時在國際上掀起軒然大波,也將阿桑奇本人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而阿桑奇其人也并非完美的正義化身,想在他身上挑點毛病輕而易舉。于是,身在英國的他被瑞典司法機構指控強奸罪,并被要求引渡。阿桑奇當然不認為這是一起單純的刑事訴訟,他堅信瑞典隨后會將他引渡至美國,接受間諜罪的審判,甚至有可能被判死刑。
在種種為避免被引渡至瑞典的司法努力均告失敗后,2012年6月19日,阿桑奇進入厄瓜多爾駐英使館申請政治避難。
阿桑奇為何找厄瓜多爾?據分析,2011年阿桑奇在英國被軟禁期間,曾經通過網絡采訪過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結下了一定的交情,這被認為是阿桑奇選擇厄瓜多爾進行政治避難的重要原因。也有消息稱,厄瓜多爾方面早已開始為阿桑奇政治避難進行了充分準備和鋪墊工作,甚至在阿桑奇踏入厄駐英使館之前幾個月,雙方就已經有所接觸并達成了協議。
經過兩個月的分析研究,厄瓜多爾政府最終于8月16日正式宣布向阿桑奇提供政治避難。有分析認為,厄瓜多爾將于2013年迎來總統大選,接受阿桑奇政治避難可能為科雷亞總統在大選前塑造形象。
可能在使館長期滯留
盡管厄瓜多爾政府已經向阿桑奇提供政治避難,但阿桑奇卻未能就此重獲自由。
厄駐英使館并非一幢獨立的建筑,而是租用了一棟大樓的其中半層,另外半層是哥倫比亞使館,底層為民用住宅。使館所在的二樓沒有直接通往地下車庫的通道,只能先下到一樓,而英國警察已經牢牢地守在了那里。同時,英國拒絕給予阿桑奇離境通行證,甚至拿出本國一項特別法令,稱有權取消外交館舍的豁免權,從而進入使館抓捕阿桑奇。
分析人士紛紛援引歷年來種種政治避難事件的先例,為阿桑奇和厄瓜多爾政府出謀劃策。例如,厄瓜多爾政府可以任命阿桑奇為外交官,使其獲得外交豁免權。然而根據英國法律,這一任命必須獲得英國政府的認可,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另一種方式是任命阿桑奇為厄瓜多爾駐聯合國代表,這無需英國同意,但這種任命明顯欠妥,也可能為國際社會所詬病。還有一種較為極端的方法,即為將阿桑奇封入外交郵袋運至厄瓜多爾,因為外交郵袋不限體積且英國無權打開,但這絕非一個友好的解決方案。
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情況下,厄方稱已準備讓阿桑奇在駐英使館無限期滯留。使館為他單獨辟出了一個小房間,但采光、通風條件都很差。阿桑奇不僅不能下樓,甚至連電梯口都不能靠近,活動范圍極為有限,因此使館為他在房間里放置了一臺跑步機。
何去何從短期難見分曉
接受阿桑奇政治避難的決定,使厄瓜多爾政府陷入了與英國政府間前所未有的外交危機。厄政府希望通過外交途徑溝通協商以解決問題,外長帕蒂諾已經出發對中美洲各國進行簡短訪問以闡述立場。同時,厄議會主張提請聯合國安理會討論。而英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定不會讓這一過程十分順利。
幾天來,南美國家聯盟、美洲玻利瓦爾聯盟等地區組織紛紛召開外長會議,商討應對這一外交沖突。而美洲國家組織則在美國、加拿大、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三國反對的情況下,仍以多數票通過本月24日舉行特別外長會議。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現在已經實現了很多了,現在在百度網頁檢索結果有63%的部分是有框計算結果的,框計算聽起來比較抽象,但是舉一些例子,大家就清楚了,F在在百度框里搜索62英寸,馬上會知道等于多少厘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搜索,但是>>>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1/11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