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數百萬獨立活躍用戶,每天轉發、評論和原創的微博總數達到幾千萬條,入駐企業上萬,新浪微博尚未尋找到盈利之道。
即使是微博的開創者Twitter,目前也沒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那么新浪微博應該怎么辦?
“我向新浪管理層做過匯報,新浪微博兩年內不會考慮盈利的問題。”新浪微博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彭少彬告訴記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浪微博停止盈利的探索。
拓展用戶
新浪微博首先做的仍然是擴大用戶群,并已經將眼光投向國際市場。無論是內地、香港和臺灣,Twitter都沒有能夠進去,反倒是新浪微博做得風生水起。
知名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認為,只要有了足夠的用戶,新浪微博就能實現好的收入,“目前兩千萬的注冊用戶還不足以形成特別強勢的媒體平臺,但是一旦如果用戶數上億,任何企業和機構都難以忽視新浪微博的影響力”。
彭少彬坦承:“如何降低門檻吸引更多的用戶是我們目前最大的挑戰,盡管在一線城市和高端人群中影響力很好,但是如何在二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打開局面,教用戶使用,新浪微博仍然在努力。”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新浪微博正在通過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合作,來增加用戶群。據阿里云Phpwind事業部總經理王云集介紹,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阿里巴巴以及新浪微博將結成聯盟,共同對地方中小網站站長開放,“一方面新浪微博為中小網站帶來用戶,一方面中小網站的用戶也可以使用新浪微博”。
開放平臺之爭
網易、搜狐、騰訊三家門戶網站也都在推出微博與新浪進行競爭,不過彭少彬認為:“誰都是我的對手,誰都不是我的對手。做好自己產品才是關鍵。”
洪波認為,新浪微博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騰訊微博。但業界目前較多的共同意見是,騰訊公司產品線很長,如何協調自身產品與第三方開發者產品競爭上會面臨難題。
在騰訊如何開放的問題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曾經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都已經準備好了,會在合適的時機推出更多的開放產品。”目前騰訊公司推出的第三方開放產品只有寥寥數款。
相對來說,產品線比較單一的新浪,反倒更有做開放平臺的空間。新浪微博將在十月底左右召開開發者大會,這意味著新浪微博也將正式加入開放平臺的行列,這也將成為新浪微博收入的重要來源。“開發者決定是否收費,然后和我們進行分成。”彭少彬表示,目前開放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分成,并且新浪會開發支付平臺方便與合作伙伴進行分成。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七千多家合作伙伴提出了加入新浪開放平臺的意向。
洪波認為,新浪微博可以借助開放戰略和戰略級的公司投入以及豐富的第三方應用,“在自己和競爭對手之間搭建一道戰略防御體系”。
百度前兩天剛剛宣布推出開放平臺,但是外界一直在對百度和騰訊等公司的開放策略提出質疑,認為大公司會直接模仿小公司而扼殺創新,因為百度在做開放平臺的同時,也對很多本應第三方公司做的產品和公司進行了投資,而騰訊則會直接復制中小公司的成功商業模式。
“我們不會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我們主要工作還是做平臺,但是會做出一些產品的案例,供合作伙伴學習。”彭少彬說,“基礎服務不賺錢的事情,新浪來做,賺錢的事情,交給合作伙伴來做。”
推薦閱讀
Twitter在全球的盛行,讓微博客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也引發國內的大量跟風效仿。在不少長著相同面孔的前輩面前,新浪微博當初是個異類很多人批評它長得不像Twit-ter,又能評論,又能傳照片,還有一個怪模怪樣的轉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8/2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