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的基金規模,十余家的項目數量,與國內其他PE機構相比,高捷資本無疑是家小公司。
項目選擇慎之又慎,單筆投資從不超過三千萬,在自己鎖定的行業中亦步亦趨。然而成立才兩年,所投項目中已有兩家企業報會,兩家在談收購案。
眼下,高捷資本與無錫新區合作投資的10億基金項目已啟動,第三期總額超10億的基金募集也接近尾聲,高捷資本已準備邁開步伐。
這么一家沒有強力背景的初創公司,它淘金PE市場的資本何在?對高捷資本而言,它背后的合伙人團隊就是它的活招牌。
7名合伙人中,有曾在投資領域嶄露頭角的搜房網前總裁黎蔓,有創業家兼投資家唐凱男,而馬肖風、林波等其他投資合伙人都在ATM或教育行業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
在高捷資本北京總部的辦公室里,管理合伙人黎蔓接受了理財周報記者的采訪。
“創業家+投資家”的合伙人團隊
分眾傳媒實現近10倍回報,飛塔科技獲得30倍回報
2012年之前,高捷資本很少出現在各類投資大會上,但其管理合伙人黎蔓早已是投資界的一名老將。
2004年,黎蔓作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負責美國和中國投資業務的董事總經理開始常駐北京,負責管理超過1.5億美元基金和近20人的投資團隊。而當時,聯想投資剛進入成立后的第三年,國內的風險投資市場也是剛剛起步。
飛塔科技、分眾傳媒等項目正是黎蔓在美商中經合集團期間的得意之作。分眾傳媒項目1年后退出實現了近10倍投資回報,而飛塔科技8年也獲得30倍投資回報,這在當時投資回報普遍較高的情況下也屬于佼佼者。從那時開始,黎蔓已被業內所熟知。
之后,黎蔓離開美商中經合集團,擔任起搜房網的總裁兼CFO。幾乎與此同時,高捷資本在美國硅谷注冊成立。
2010年,高捷資本中國公司在北京成立,黎蔓是創始人之一。后來,因為搜房網被收購,黎蔓一度處于半退休狀態。“當時有些朋友來找我,說我對風險投資和實業管理有經驗,大家可以湊錢來做投資公司,而這也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黎蔓在朋友說服下,重新跨入投資界,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投資家。
但黎蔓的經歷在高捷資本的合伙人團隊中并非獨特。在這個7人團隊當中,合伙人唐凱南有著和黎蔓相似的實業和投資機構背景。唐凱男曾是漢能投資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及投資合伙人,并且還參與了普林光電科技公司的創立。加入漢能之前,唐曾為京東商場、萬國數據等公司的境外上市提供了獨立的財務顧問。而馬肖風、林波等另外5名合伙人也在ATM或教育行業深耕數年,積累了大量的創業和管理經驗。
“由于我們合伙人以前長期從事ATM、消費和教育等行業的經營和投資,這讓我們對這三個行業在投資上有著十分的把握。其實,真正的投資者就應該是具備豐富的實業管理和投資經歷,在這點上,我們是有優勢的。”黎蔓稱。
謹慎的投資風格
我們投資的規模不大,必要時我們可以和其他PE合作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實際上,“3B大戰”的競爭重點基本還是在流量入口層面的攻防,如果什么時候戰火能真正燒到內容生態層面或者服務器算法層面,那或許將會更加讓人興奮。 8月下旬突然爆發的搜索引擎戰斗中,百度沒有發出任何官方的聲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捷資本黎蔓:我們7個合伙人是創業家團隊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01/11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