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蘇美”電商大戰硝煙滾滾,依然掩飾不住“偽三國殺”的真相。日前,一位電商業資深人士感慨,“表面看‘8·15價格戰’是京蘇美三國殺,其實卻是京東商城、蘇寧、阿里巴巴在信息、心理方面的一場暗戰。”
經記者多家調查取證,了解到在價格戰背后的數據戰場也熱鬧紛呈,此前阿里系比價網站一淘網發布了諸多數據,但網易有道、易觀智庫等第三方平臺卻給出另一個答案。一時間,有關一淘網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說法引起關注,質疑其有失公允,借國美的牌打自己的仗等聲音更是接連不斷。
監測數據引爭議
日前,國內最大購物搜索一淘網宣布:8·15當天真正降價商品僅5%左右,商品降價平均不超過10%,某些電商缺貨率達30%。雖然該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次價格戰并非傳說中的慘烈,不過,有業內人士爆料,本次價格戰真正PK對象是京東、蘇寧以及阿里。一淘攪局價格戰的意圖很明顯,力捧國美、貶損京東。但這份數據遭到不少業內人士質疑。同樣作為監測機構,有道購物助手的監測顯示,8·15當天蘇寧、京東重合商品只有11%,京東與蘇寧大家電重合商品的價格下降比率分別修正為6.7%以及6.2%;雙方流量增長迅猛。
易觀數據則指出,在折扣率數據方面,京東領先于其他平臺,并且在8·15促銷后,京東商城的價格折扣率穩定性高于競爭對手。易觀舉例,京東、蘇寧易購和國美網上商城近4天的冰箱單品平均折扣率分別為84.96%、89.48%、87.71%。而一淘網的數據則是國美降價力度更高。
價格戰后的真實“三國”
同為監測機構,為何結論相反?上述爆料人士稱,國美早已成為一淘網的重要客戶之一。早在2011年,國美網上商城便正式接入一淘“一賬通”體系,加上旗下另一大平臺庫巴網,國美電器兩大平臺均已經與該體系實現了對接,可以說國美一直與一淘保持親密合作。同為B2C電子商務平臺,京東的發展過于迅猛,也令天貓商城十分擔憂。因此,阿里系也暗中動作,推動國美成為阿里系代言,可謂“借船出海”。
從實際結果看,這次價格戰并無真正輸家。雖然在銷售上,京東可能是最大贏家,但在商業模式轉型上,受益最大的其實是蘇寧、國美這樣的傳統家電渠道商。在網購已成為消費者普遍購買方式的今天,價格戰加速了蘇寧、國美的轉型。
網易有道如是客觀總結:在流量上,京東排名第1,蘇寧增長最快,并超過天貓位列第2,“看起來,京東不是0,蘇寧也不是1;雙方秉著互不傷害,共同成長的基本原則打了漂亮的一仗。”
易觀的分析則指出,從流量變化來看,京東、蘇寧和國美都有所斬獲,其中京東商城的流量絕對值增長最為迅速,“8·15價格戰對京東、蘇寧易購和國美網上商城的流量形成了巨大的拉動作用,并為各大平臺帶來了大量的新增用戶和訂單量。”
顯然,價格戰是一場三贏的戰役,傳統零售商可更快轉型,線上平臺賺到更高的人氣和市場銷售,而消費者則得到最終實惠。當然,一些不公的數據監測只能讓消費者對其失去信任,誠信發展、公開透明、陽光作為才是行業發展的王道所在。
推薦閱讀
一分價格一分貨;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不論是家電消費者,還是旅游消費者,都要擦亮眼睛,好好揣摩,不要被商家的廣告和宣傳迷昏了頭,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一味的圖價格便宜,最終只能是自己吃虧。 【IT商業新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價格戰背后真實三國 一淘網監測數據失公允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01/11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