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電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輿情藍皮書《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2)》今日正式發布。藍皮書指出,2011年新媒體曝光率持續增加,微博首曝比例顯著上升,傳統媒體中報紙首曝數量最多。
2012年8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2012年《輿情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滬舉行,與會專家分析了當前新媒體情境下中國社會輿情變化的特點和熱點,探討了2012年中國輿情走勢新動向以及減少輿情沖量的新思路,并正式發布了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輿情藍皮書《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2)》。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由于網絡社會的迅速發展,由新媒體作為首次曝光媒介的輿情事件正逐漸增加,其占全年社會輿情熱點事件的比例從2007年的略過半數到2011年的65.2%,增加近15個百分點,新媒體已然成為輿情事件首次曝光的主要渠道。從2011年471個有效樣本的分布情況來看,新媒體首次曝光的事件有307起,而傳統媒介曝光的僅有145起,不足前者半數,僅占總數的30.8%。
藍皮書指出,具體媒介類型方面,通過對首曝媒介的具體類型與年份變化進行交叉統計分析,年份與具體媒介類型明顯相關。2011年,報紙、網絡新聞和微博為社會輿情熱點事件的三大主要曝光渠道,這三大渠道曝光輿情事件數量分別為報紙114起、網絡新聞115起、微博94起,分別占全年影響較大的社會輿情事件數的24.7%、24.9%、20.3%。
此外,論壇社區曝光的事件共有66起,占比14.3%。盡管通過論壇社區首先曝光的輿情事件較2010年的比例下降4.4%,但論壇社區作為輿情曝光的重要渠道仍值得關注,部分影響力較大的事件如中石化天價酒、湖北竹溪男子因舉報官員被關精神病院14年等事件均從論壇社區曝出。其他如電視、廣播、雜志、通訊社、博客、即時通訊、官方網站等媒介曝光的輿情事件占全年輿情事件比重均不足10%。
藍皮書指出,以上各種媒介類型中,與往年相比,微博的表現最為突出,首曝案例比例由前幾年的0%增加到2010年的9.3%,2011年又飆升至20.3%。2011年影響巨大的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錢云會事件、紅十字會萬元餐等事件均由微博曝出。
藍皮書認為,在微博運營商和用戶的共同打造下,2011年微博更為常態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其媒體屬性也逐漸豐滿。越來越多的網民選擇將微博作為事件曝光、情緒宣泄、知識分享等的主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傳統媒體曝光率已大大落后新媒體,且近年來差距越來越大,但報紙作為輿情事件重要的首曝媒介類型仍不可小覷。2011年有近1/4的輿情事件是由報紙披露并引發巨大影響的,如故宮失竊案、河南洛陽性奴案等事件。由于報紙在權威性、內容深度、議程設置能力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曝光事件前往往有更充分的準備,具有更翔實的細節材料支撐,其詳細程度及解讀深度大多也是不少網絡媒介所難以企及的。因此,報紙作為首曝媒介,在當今信息多元的媒介生態系統中,依然牢牢占據著一席之地。
推薦閱讀
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正在穿越紐約市的伊斯特河(EastRiver)中的一座小島上投資20億美元建設一個大學園區和初創企業孵化器。而紐約市挑戰硅谷科技中心的野心也悄悄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島上生根發芽。 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首次曝光熱點事件比例顯著上升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