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寄予厚望的互聯網公司正在走下神壇。
當地時間14日,因二季報不及預期,團購鼻祖Groupon股價當天跌幅超過27%,收盤價5.51美元,較其去年11月首次公開募股(IPO)價格38美元/股下跌超過70%,市值縮水近95億美元。
Groupon二季報雖然利潤超預期,但總營業額較第一季度下降4%,且第三季度營收預計低于市場預期。盡管Groupon首席執行長安德魯·梅森稱,銷售疲軟是受到歐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但顯然該解釋并未博得投資者的同情。
事實上,包括Facebook和Zynga在內的這些曾經高估值的互聯網公司,股價從上市后就開始大幅跳水,讓人開始聯想,是否又到了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時候。
集體萎靡
Groupon的季報并非都是壞消息。數據顯示,其在二季度扭虧為盈,盈利2840萬美元。但其5.683億美元的收入不及分析師的預期,且Groupon預計第三季度其營收將介于5.8億至6.2億美元之間,營收的同比(比上年同期)增幅也將從二季度的45%降至35%。
根據湯森路透的統計,近三分之二的券商對Groupon股票持中性評級,而花旗更是撤出了對Groupon的購買評級。
與Groupon相似的情況已發生在多家互聯網公司的身上,游戲平臺公司Zynga上市以來股價跌幅超過60%,Facebook股價跌幅接近45%,而且Facebook股價或將進一步下跌。
當地時間16日,Facebook股份第一批禁售期將到期,至少有2.71億股份可以出售,超過當前流通股份的一半。這些解禁股份的持有者包括公司的高管團隊,早期投資者等。當然,Facebook首席執行長扎克伯格是個例外,在11月之前他一股都不能賣出。
路透報道稱,市場傳言有許多基金公司在做空Facebook。這尚未得到數據方面的證實,因為基金公司和其他大型投資者沒被要求一定在季度報表中披露他們的空倉情況。
不過,有分析認為,除非是那些真正需要用錢的投資者,否則不太可能會拋售Facbeook股份。此外,最新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金融大鱷索羅斯在今年二季度增持了Facebook34.1萬股股票。
泡沫再現?
無論是Facebook,還是Groupon,這些新興互聯網公司在一年以前都被極度看好,Facebook的估值還一度達到1000億美元,而上市后僅兩個月,Facebook股價便已經縮水一半。
當初為何對它們有高估值?有一種解釋是,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經濟蕭條后,當投資者看到有如此成長力的公司顯得非常激動,愿意投入大手筆。至少從Facebook來看,的確有成長潛力,Facebook月度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9.55億。
不過可惜Facebook一直沒有將資源轉化成財富的能力,無法有效利用用戶數據,也暫未從使用量高達50%的移動平臺上獲利,在互聯網從“桌面”走向“移動”已是大勢所趨的情況下,這些都是阻止Facebook股價的因素。雪上加霜的是,上周,美國小型音樂公司Limited Run宣布他們確信其在Facebook上的廣告點擊有超過80%來自于機器人程序,并表示將會向Facebook追究此事。
還有一點是,谷歌的存在給投資者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2004年谷歌上市時,不少投資者都認為股價太高,結果是,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往上飆升,“當時那些沒有買入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個傻瓜。”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創始人布洛吉特指出,與上一波網絡泡沫不同的是,那些破滅的公司都是毫無價值的,但Facebook并非一文不值,唯一的問題是,Facebook到底值多少。(編注: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包括沃爾瑪、Target、7-Eleven在內,十幾家大型零售商可能即日宣布聯合開發移動支付網絡的計劃,以此對谷歌等公司提供的同類服務發起挑戰。移動支付市場將智能手機變成了支付工具。)
麥格理集團的互聯網專家沙克特也指出,硅谷的新貴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著劇變。但在技術和創意都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公司如果想要長盛不衰,就必須盡快找到商業模式,讓投資者能看到真金白銀,而不是光吆喝。
眼下,資本市場對于Facebook到底值多少,從股價重挫就可以看出端倪——已經逐漸回歸理性。
推薦閱讀
昨天,京東與蘇寧之間的“價格戰”打響。然而記者從不少“守候”準備血拼的市民處獲悉,“價格戰”如同一場煙霧彈,網友對這種行為非常反感,不僅指責電商“出爾反爾”,甚至有人喊出了“抵制京東”的口號。 在昨天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