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幾年的高增長后,奢侈品電商集體入冬。
近期,包括走秀網、佳品網、唯品會在內的一批主流奢侈品網站,都被融資失敗、資金鏈斷裂等負面消息圍困。一些二線網站甚至開始裁員來渡過難關。
“原來我們認為300%~500%的銷售增速是必須的,現在看來這種預期過于激進。”走秀網一位內部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唯一一家上市的奢侈品電商網站唯品會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唯品會凈營收同比增長233.5%,達1.353億美元,但凈虧損達580萬美元;由于運營費用高企,即便在超過20%的毛利支撐下,唯品會仍未逃出持續虧損的困局。
業內認為,今后一段時間,奢侈品電商必然經歷一番淘汰洗牌。如何做出與大眾電商平臺“差異化”的購物體驗,尤其是如何取得符合奢侈品牌定位的高客單價,是眾多創業者必須解決的難題。
“過冬論”突襲
走秀網CEO紀文泓最近很煩惱。
“走秀網在轉型時尚百貨后,引入了很多海外品牌,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對美國貨品的購買訂單迅速上升,使我們不得不增加了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方,由于幾家合作方的信息系統不完備,導致信息對接時出現了丟單的情況,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他說。
此外,走秀網近期還被傳出了C輪融資失敗、資金鏈斷裂倒閉等負面新聞。
對此,走秀網內部的一些員工抱怨稱,這是受整個行業負面消息影響,“躺著中槍”。
這些負面消息包括多家垂直類B2C網站的相繼裁員、倒閉。例如,國內時尚百貨B2C網站耀點100公告稱,因辦公室和機房升級搬遷,暫停網站運營,且7月28日起不再接受訂單。去年10月,輝點已經傳出裁員消息,今年3月后更傳出面臨破產。另一家電商網站佳品網,被傳裁員人數多達一半。
一項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的中國內地消費者在歐洲等地旅游時會選擇就地購物,平均每次花費1.1萬歐元,中國內地與歐洲之間的奢侈品差價高達47%。同時,在2011年歐洲2000億歐元規模的奢侈品市場中,僅亞洲消費者就貢獻了半壁江山。
然而,在這種強勁的消費刺激下,國內的奢侈品電商生存依舊艱難。
預期過高
目前,國內奢侈品銷售的主要網絡渠道包括:天貓、淘寶等綜合平臺,以海外代購為主的賣家;以京東360top、新浪奢品、網易尚品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或大型電商自建奢侈品頻道;以優眾網、尚品網代表的純奢侈品獨立B2C;以及走秀網、唯品會、俏物悄語、聚尚網、魅力惠、佳品網等轉型為品牌折扣或限時特賣的快消模式。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央視財經頻道消息稱,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8月15日宣布,蘇寧此次的打折季結束之后,即使京東繼續打價格戰,蘇寧易購也不會繼續跟進優惠促銷活動。 蘇寧午間公告稱,公司二股東蘇寧電器集團基于對公司發展前景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奢侈品電商集體入冬 創業者承認過于激進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