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過去的七月份,歐盟宣布,微軟是否遵守讓用戶選擇瀏覽器一事進行反壟斷調查,若證實微軟未有遵守2009年所定協議,強調會嚴懲處理,而微軟最高可能面臨數額占營業額10%的罰款。
自今年以來,身陷反壟斷訴訟,微軟不是互聯網企業中的第一家。國外的蘋果、谷歌都先后遭遇反壟斷調查,而起步較晚的國內互聯網市場,也在硝煙彌漫,戰事不斷。3Q大戰第二季的上演,讓觀眾們甚至開始抱怨:3Q大戰的劇情為何變成了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奇虎起訴騰訊壟斷案的結果還未可知,但是互聯網市場的限制競爭問題及在處理中遭遇的諸多難題卻不能再視而不見了。“我國互聯網反壟斷執法尚處于摸索階段。”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曄在13日召開的反壟斷法實施前沿問題國際研討會上說。因缺乏經驗,有關部門在界定市場時并不容易把握,由此對于互聯網市場壟斷行為的界定便多了不確定性。
互聯網壟斷案中原告多敗訴
于4月18日開庭的奇虎訴騰訊壟斷案中,奇虎引用第三方咨詢公司艾瑞咨詢提供的《中國即時通訊行業發展報告》,稱騰訊的市場份額達76.2%,而其他任意一個經營者的份額都不超過7%。
因為市場份額卷入壟斷糾紛的還有百度。2011年2月,互動百科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了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3月又向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百度不正當競爭,并提議拆分百度。
在中國互聯網實驗室出具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壟斷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報告》中,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已經超過72%,處于市場支配地位。艾瑞咨詢發布的報告則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百度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中的份額達77.7%。
依照反壟斷法第十九條規定,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了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但以研究報告為證據提起的反壟斷訴訟多以失敗告終。例如,在人人網起訴百度一案中,人人網也收集了一些調查機構發布的搜索引擎市場報告,但法院認為這些材料不足以證明百度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存在著市場支配地位。
毫無疑問,所有反壟斷案件,原告都須證明被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這在傳統產業中容易獲得證據,卻在互聯網市場中成為原告一般難以逾越的障礙。多數互聯網反壟斷案件中,起訴者都因為舉證不充分敗訴。
創新力強企業優勢地位難持續
而即便有充分證據證明企業的市場份額足夠大,在互聯網領域也不必然代表壟斷的存在。
天地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鄧志松認為,在傳統產業中,單憑企業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認定其有市場支配地位。但在網絡領域中,技術日新月異,市場份額及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不再穩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黃勇表示,互聯網行業變化很快,競爭激烈,以創新為驅動力,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創新往往一夜之間就能改變市場格局,應該說互聯網行業具有充分的自我調節能力,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長時間的維持市場支配地位。“當我們還在抱怨微軟壟斷的時候,微軟已經開始抱怨甚至舉報谷歌了,同樣,臉譜一上市就市值千億位列三甲,下一家顛覆者在哪里我們無法知曉,所以互聯網領域的反壟斷問題應該以更加審慎的態度,更加長遠的眼光來看待。”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倫敦奧運會期間,新浪、騰訊、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都進行了全方位部署,從奧運頻道、微博、移動客戶端到前方訪談等等,在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充分投入,在給網民帶來精彩內容的同時,競爭也同樣激烈。 倫敦奧運會剛剛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壟斷案原告多敗訴 反壟斷意在爭用戶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