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絡貸款也稱人人貸款,是指個人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借貸。因為能有效解決小額貸款的需求,這種首創于英國的小額貸款模式,在歐美頗受歡迎。在國內,P2P網貸從2009年開始快速發展,目前有大小網站超過百家。
P2P網貸近幾年迅速升溫,是因為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調。試想,當存款年利率只有3%左右的時候,出現一種收益為15%的投資,誰能不心動?人們被金錢沖昏了頭腦,忘記了高利率后面伴隨著同樣的高風險。
淘金貸事件第一次將網貸風險推到大眾面前.6月初,一家名為淘金貸的P2P網絡貸款網站上線,照例通過“秒標”的方式,吸引了數十個投資者和數百萬元款項。然而,一周后這家網站卻無法登錄,負責人則攜款跑路。
實際上,淘金貸事件并非第一起因網絡借貸衍生的犯罪,去年一家名為貝爾創投的P2P網絡貸款網站,以虛擬借貸人的方式,短時間內騙走了超過300萬元。
犯罪動機除了貪心,還因為有機可乘,P2P網貸模式就是如此。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網貸現階段進入門檻非常低。比如在注冊資金審核方面,工商局一般都會對每個行業設置注冊資金限制,但網絡借貸平臺卻沒有,有些地區甚至寬松到不會抽查。在巨大的利益引誘下,不法分子只要建立一個網站,再虛擬幾個賬號,就能構建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泡沫破滅前幾乎沒人能察覺出來。
此外,受技術所限,網貸模式支付方式簡單落后。目前大多數P2P公司采用的方式是,先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一個賬戶,出借人把錢打到網貸平臺的賬戶,再通過網貸平臺的賬戶打給借貸者。如果網貸平臺不加入其中,則監測貸款進行的階段。這就存在一種道德風險,如果P2P公司或借貸人任何一方心生歹念,金蟬脫殼卷走資金,出借人只能自認倒霉。
在這種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模式下,網貸平臺很難朝著健康方向發展。目前,由于貸款載體是網站,就算登記注冊,也只能以某某網絡服務公司的形式出現,無法進行標準化審核。當務之急是相關部門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篩選出真正有誠意和資質的平臺。
此外,有效的監管也必不可少。世界上尚沒有一個行業不靠政府部門監管,通過自律就能實現良性健康發展的,網貸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去年7月, 銀監會發出警示,稱要高度警惕網絡借貸、民間借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領域凸顯的風險,筑牢防火墻。但只有將措施落到實處,才能將網絡借貸引向良性發展之路。
推薦閱讀
Dotcom宣稱這種服務能讓音樂人拿到銷售收入的90%,將逐漸瓦解現在過時的商業模式。 毀譽參半的Kim Dotcom有著太多的驚人之舉。他是黑客出身,原名Kim Schmitz,曾入侵NASA、五角大樓和花旗銀行,因為創辦全球最大的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網貸風險亟需破除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