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27美元、溢價15.48%,分眾傳媒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私有化行動讓本不平靜的中國概念股再掀波瀾。分眾傳媒成為近年來繼盛大網絡和阿里巴巴B2B公司后,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大的私有化行動。受此消息影響,分眾周一股價大漲8.85%,收報25.45美元。
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就在多家互聯網公司排隊上市的同時,卻有更多的公司正在通過私有化方式退市。
羅仕證券針對在美上市中國概念股公司的報告顯示,從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已經有33家公司宣布私有化交易,其中14家已經完成,2家終止,17家正在進行中。
其中,2011年全年共有16起宣布的交易,包含13起MBO和3起戰略收購;而截至5月,2012年已經有11起宣布的交易,其中10起MBO,1起戰略收購。2012年將毫無疑問的成為近年來私有化最密集的一年。
分眾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
截止2012年5月,中國概念股公司私有化情況一覽。
私有化交易流程
私有化交易流程
分眾私有化緣起
分眾傳媒之所以會選擇私有化,緣于去年底的渾水事件。2011年11月21日,專門獵殺中概股的美國渾水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稱,分眾傳媒存在LCD顯示屏數量被欺騙性地夸大、在并購中故意支付高價、內部人交易等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分眾傳媒股價當日下跌近40%,一夜之間,市值損失超過13億美元。雖然分眾迅速回應質疑,通過多個回合的博弈,股價逐漸恢復正常,但那一段經歷卻成為分眾揮之不去的夢魘。
分眾上市以來股價一路攀升,曾在2007年創下65美元的歷史最高值,不過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分眾從巔峰一直跌落谷底,觸及5.8美元的歷史最低股價。金融危機過后,分眾股價逐步恢復,在遭受渾水攻擊前,分眾股價曾位于36.54美元的3年新高。
分眾董事長江南春曾經直斥美國市場令人無法理解。“越優質的公司跌越多,做空的人放謠言以圖利,這種到處造謠聯手做空基金惡意圖利的人為什么沒人告他們呢?這些人應該得到法律的懲處。”在經歷了渾水風波后,分眾傳媒便開始著手準備私有化行動。
“分眾能夠溢價退市,進一步證明了渾水質疑沒有道理。”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說,同樣曾被做空狙擊的新東方股價也在分眾宣布私有化后同步上漲就是明證。
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則認為,美國的監管者縱容渾水和它們背后的對沖行風作浪,完全是政治行為,分眾的下市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資深媒體人羅振宇說,如果這次和小米交戰得手,明年,周鴻祎還會有幾場大仗,繼續顛覆現有的商業秩序,比如搜索,比如瀏覽器,他會一直干下去。 或許在幾十年后的某一天,評論家們會用這樣的口吻描述周鴻祎:周鴻祎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