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當劉磊決定創業時,他覺得自己迎來了春天。“那時候,好像昆明的整個天空一下子都晴朗了。”劉磊說。
劉磊是個年輕的創業者,1987年出生的他創業時僅有24歲。他大學學的是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在創辦C2B反向團購網站舉手網之前,他曾在新華社云南分社做了兩年的攝像記者,因缺失對未來生活目標的心理預期,他決定創業。
但是始料未及的是,“春天”太短,他的創業活動僅僅持續了一年就以失敗告終。隨著團購網站陷入寒冬,舉手網如大多數小團購網站一樣,于2012年6月1日因資金鏈斷裂舉手網宣告倒閉。劉磊為此賠進了自己“跑新聞”兩年積攢下的十幾萬元積蓄。
倉促組建團隊
2011年6月,劉磊正式從新華社云南分社離職,來到北京創業。這里離他的家鄉河北廊坊坐公交車就能直達,最重要的是,北京是個更適合互聯網創業的城市。
大概在2011年3月下旬的時候,劉磊決定先創業。他合計了一下,分為三步走,先定項目,再找人找錢,再干。
那時候團購網站熱潮剛起,很是洶涌澎湃,地鐵里滿是“拉手網”等團購網站的廣告。劉磊感覺在這背后,一定有其他的機會。
創業項目靈感來自于一個偶然的時機。當時恰逢劉磊買了一個手機殼,他本來想在團購網站上找找有沒有他所想要的樣式。結果找了好幾天,也沒找到。后來他無意中瀏覽阿里巴巴,在上面看到了他想要的那款手機殼,批發一百個只需要幾十元一個,但在淘寶上零售價要將近二百元。
劉磊建議其他網站組織團購這款手機殼,不過石沉大海。之后他又嘗試在威鋒網發帖子組織團購,同時在自己的淘寶店里做了鏈接,而后發現這個團購貼人氣還挺旺。
于是劉磊突然想,如果有一個能夠支持個人直接發起團購活動的平臺,一定能給人們帶來價值。這就是后來舉手網的商業模式——C2B反向團購。
經過細致的市場調研后,劉磊開始找合作伙伴。“如果我能以這個創業項目說服其他人,說明它的確是不僅僅對我一個人有誘惑力。”劉磊這樣認為。
劉磊后來找來了謝峰、李猛、李哲、克州等4人,組成5人創業團隊,正式開始運作創業項目。
謝峰是劉磊的大學同學,在加入劉磊的創業團隊之前,主要做公關工作,在創業中負責網站推廣;李猛和李哲曾是阿里巴巴的同事,主要做程序員;克州曾任職一家傳統團購網站,他帶來了不少供貨商資源和行業信息。這4個人其實都比劉磊大,出生年為1984年至1986年不等。
回想起創業團隊的組建,劉磊覺得有所遺憾。“當時組隊的時候,我盡管注意到互補性,但依然有很大缺憾,沒有UED、沒有前端、沒有編輯、沒有財務、沒有采購、沒有客服,所以大家什么都得干。”
復雜的商業模式
按照其官方介紹,舉手網是一家C2B反向團購網站,于2012年1月份正式上線,是國內涉足反向電子商務領域較早的網站之一。舉手網以促使商品議價權向終端消費者方向轉移為主要服務理念。舉手網的購物模式的本質是——在規定時間內集合大量零散購買者,成為一個大的購買團體,增強與商家的議價能力。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分析,電商打出誘人的口號和標語,是為了吸引顧客,但大面積的降價和折扣會大損電商元氣,消費者還要貨比三家,不要被廣告或是標語的表象迷惑。 奧運賽場如火如荼,電商們也紛紛扛起奧運的旗幟打價格戰。然而>>>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