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網上藥店正經歷成長的煩惱。
據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的報告,今年國內醫藥電商的規模將突破15億,到2015年規模將飆升至150億元。
但市場蛋糕甘中帶苦,國家嚴控網上藥品交易資質,自建藥品配送體系的政策要求抬高了準入門檻,毛利和客單價高的處方藥禁止銷售,導致醫藥B2C網站幾乎全部虧損的慘淡局面。
網上藥店何以解憂?
九州通電商盈利堪憂
年銷售額破億的京東好藥師,正經歷著虧損的煩惱。
2000年,九州通成立了北京九州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辦了九州通醫藥網,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九年后,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通過電子商務B2C認證。
截至2009年底,九州通電商銷售額達到11.5億元,位列全國醫藥電商第一,但當時的業務主要是B2B。
2010年,九州通開始嘗試B2C業務,成立了好藥師網,但垂直醫藥電商受限于自身平臺規模,因此在次年七月,好藥師選擇與京東合作,成立“京東好藥師”網站,包括www.ehaoyao.com 網上業務和京東好藥師健康館兩大業務板塊。九州通占該合資公司51%的出資額。
京東好藥師CEO崔偉對21世紀網表示,預估今年網站銷售額能破億元大關。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的報告顯示,今年該行業的總市場規模將達15億元,很可能會出現四五家銷售額過億元的網上藥店。
但是問及盈利狀況,崔偉閉口不談,“數字不方便透露,公司不會因為利潤限制規模擴張。”
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對21世紀網表示, “京東好藥師實際上也是虧損的。醫藥B2C虧損占銷售額的20%到30%。成本投入中,營銷成本最高,第二是物流,第三是客服成本。現在醫藥電商燒錢的時代基本過去,營銷成本下降,物流成本自然就變為第一位。”
醫藥電商的物流專業性要求很高,崔偉表示,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建立5個大型倉儲中心,管理體系獨立于總部,其中北京和上海倉儲面積最大,北京占地兩到三千平方米,上海地區倉庫面積為一到兩千平方米,倉庫的利用率為100%。
“但是物流成本較高,占整個配額的70%。”崔偉坦言。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曾在媒體上公開表示,現在具備B2C資質的網上藥店幾乎全部是虧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當藥品分解到一瓶一盒的時候,分解成本很高。
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秘書長張勇對21世紀網表示,未來網購的大環境會促使消費增加線上網購藥品的規模,預計今年國內醫藥電商的規模在16.5億到17億之間,明年將會增長到40億,2015年這個數字將會飆升至150億元。
“17億這個數字水分很大,實際上銷售額應該在七到八億,其中80%是非藥品類,藥品銷售勉強能到一個億,這與7000億的藥品市場來比,可以忽略不計了。”魯振旺表示。
政策陳舊限制準入
許多電商難以抵擋醫藥行業巨大的市場誘惑,紛紛涌入,但是落后的國家政策,卻成了攔路虎。
國家于2005年出臺規定,網上售藥必須具備《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同時規定,醫藥電商必須是“依法設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雖然全國有37萬家藥店,1.5萬家連鎖藥店,但截至7月初已獲兩證的僅70家。
交易服務資格證審批很嚴格,在審批暫行規定中明確要求,“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企業,應當具備具有與上網交易的品種相適應的藥品配送系統”,醫藥電商企業必須具備GSP認證的藥品配送體系。
“自建藥品配送體系難度很大,比如要想給西安的一批訂單發貨,必須在當地先設藥店,由藥店配送,然后從華北地區藥品總批發公司出貨,一般來說是北京,而不能直接用西安藥房的庫存。”一位醫藥電商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網表示。
他談到,實現上述配送環節有兩個前提,即保證一定的訂單量和廣泛的藥店分布。這對中小醫藥連鎖企業進入電商無疑提高了門檻。
推薦閱讀
“這次大促銷之后,突然網站涌現了很多新的借款人,都是之前沒有見過的。現在想起來這些人的名字也很有規律,很多都是明星的名字中換幾個字,很有可能是虛假借款人。” 投資在P2P網貸平臺天使計劃上的超過600萬元資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九州通電商盈利堪憂 網上藥店陷入全虧局面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