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黛)12月2日消息,智能手機給用戶帶來了很多方便,但也帶來很多麻煩。近日,央視連續播出了一系列關于個人信息安全的報道。報道指出,手機用戶面臨的潛在風險越來越多,并介紹了多種竊取個人信息的不良手段。
一份針對國內安卓市場的研究數據表明,63%的安卓手機用戶里存在至少一款惡意廣告。惡意廣告有“三宗罪“:影響手機操作體驗、消耗流量、竊取隱私。惡意廣告中,73%會試圖獲取用戶地理位置,47%會試圖獲取用戶手機號。
央視新聞截圖
“憤怒的小鳥”要求短消息讀取和發送的權限,“水果忍者”會將用戶的電話號泄露給廣告商,“航班管家”要讀取用戶的通訊錄,“新華字典”要知道用戶的手機號和位置……幾乎用戶安裝的軟件都有獲取用戶個人信息的權限。一份調查披露,一半的安卓軟件都有獲取用戶隱私的權限。
通過調查發現,安卓系統65%的程序會將信息泄露給開發者,38%的信息被發送給廣告商,還有12%的信息會被發送給無法確認身份的第三方。可見,“過度授權”成為泄露用戶隱私的重要原因。
手機安全專家認為,這種不對等的授權之所以會出現,最主要的原因是關于隱私信息的商業利益鏈已初步形成,移動廣告商。惡意扣費,移動網銀支付、用戶信息交易等均是利益鏈上的環節。因此專家提醒,提高權限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手機安全專家李鐵軍指出,權限濫用已成行業潛規則,33%的Android應用程序(APP)會申請軟件本身不需要的權限,泛濫的打包黨是安卓產業鏈的駐蟲。
推薦閱讀
今年以來,王俊洲曾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到,“電子商務將會是未來國美的核心渠道”,如今國美兩大平臺的整合,在徹底破除了此前國美出售庫巴的不實傳聞同時,更釋放出其加速盈利電商平臺建設和穩步推進“B2C+實體店”多>>>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