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黛)11月15日消息,近日,針對亞馬遜中國的投訴越來越多,亞馬遜作為外資電商,“水土不服”的說辭由來已久。隨著亞馬遜中國CEO王漢華的離職,亞馬遜中國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近日,亞馬遜中國被指促銷活動頻頻出錯,優惠券不能正常使用,單方面刪除訂單。北京一消費者因亞馬遜單方面取消訂單,以買賣合同糾紛為案由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訴訟已獲朝陽區人民法院立案。
亞馬遜中國在國內B2C戰場上一直不溫不火,《時代周報》報道稱,王漢華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其結局仍是無能為力。
今年8月,京東挑起電商行業史無前例的價格戰,蘇寧、國美先后殺入、當當網CEO李國慶也拋出最低論。但王漢華表示:“這次價格戰背后是忽悠,價格戰不能引來用戶忠誠度,最終受傷的是供貨商。”王漢華認為,價格戰會讓人上癮,并不是持續經營之道。
“亞馬遜說自己不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而是一家IT公司,或者說,亞馬遜是一家專注于消費的IT公司,對消費及其完整過程的數字化把握,構成亞馬遜的核心競爭優勢。這樣一家公司,會與IT公司、消費電子公司和商務公司都成為競爭對手。”洪波說,亞馬遜對電子商務的認知與當下的中國電商都不同。
雖然王漢華并不常提起亞馬遜的技術優勢,但或許這正是讓王漢華留在亞馬遜七年之久的根本原因,讓一家真正的電子商務公司落地中國。“亞馬遜對接美國系統之后,有完善的系統管理、后臺倉儲、物流能力,可以幫助中小商家從傳統商業向電子商務轉型。”在這位前亞馬遜高管看來,王漢華一直秉持這樣低調務實的理念,建設亞馬遜中國的大數據系統,其優勢明顯,但劣勢也同樣突出。
劣勢就是,價格戰之下,亞馬遜相對保守的策略。亞馬遜美國總部的看法與中國電商業界的聲音一致:王漢華錯過了中國電子商務大躍進的時機。
實際上,王漢華有自己的難處。他只負責亞馬遜中國的銷售,不負責運營和物流,“運營和物流歸美國總部管,漢華曾經想改變一個產品包裝,但也做不到,很可笑吧?”
易觀分析師陳壽送指出:“西化的管理和流程造成了亞馬遜永遠無法彰顯在中國市場的野性。”
中國的B2C電商領域競爭格局,已初現七雄爭霸的戰局: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國美、騰訊旗下的易迅、亞馬遜中國、沃爾瑪控股的1號店。在低層次的電商價格戰競爭中,亞馬遜中國能否立于不敗之地?
推薦閱讀
馮軍曾不止一次地對媒體坦言,“愛國者沒有退路了。”與此對應的事實是,愛國者連年虧損、市場產品反應蕭條、上市計劃擱置。馮軍的“不務正業”、愛國者的公司戰略、產品、市場問題都深受質疑。如此透支品牌,愛國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中國艱難前行:屢遭投訴 錯失價格戰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