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范貴賓)作為web2.0時代的產物,微博和微信已經成為網民的基本工具。微博和微信都反應了社交與互動的本質。如今微博格局已經相當明顯,新浪微博憑借巨大的人氣優勢,遙遙領先于搜狐、網易、鳳凰網、騰訊等微博。目前能與新浪微博一決高下,也只有潛力巨大的騰訊微信。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浪潮正在超越傳統互聯網,“握在掌中的明天”成為主潮流,那么微博與微信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誰更有優勢呢?
新浪微博與微信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誰更有優勢呢?
一、 從用戶數量分析
從用戶數量比較,截止到6月底,根據新浪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新浪微博注冊用戶3.68億,平均每日活躍用戶3650萬。2012年9月,馬化騰本人以及微信團隊通過微博發布消息稱,微信用戶數突破2億。從用戶量來看,3.68億>2億,微博顯然要比微信大很多。
二、 從用戶活躍度分析
新浪財報顯示,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截止6月底達到3.68億,比三月底的3.24億增長了13.6%,新浪微博平均每日活躍用戶(DAU)增長了21%,達到3650萬。每日活躍用戶人數占比從第一季度的9%上升到10%,這表明在用戶增長的同時,有更多的用戶提升了微博的登錄和使用頻率。數據顯示,來自多平臺的weibo.com總流量,已經超過新浪門戶網站流量,微博平臺正顯示出強烈的黏性。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的微博使用量,已超過了PC上的微博使用量,這一趨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將更加明顯。
此外,新浪微博用戶的使用時長也保持了高水平,大約為平均每日使用一小時。新浪微博在重大事件期間,比如倫敦奧運會期間,新浪微博網友保持著極高的活躍度,總計發布了近4億條微博內容。第三方在線行為數據服務提供商Hitwise監測數據顯示,倫敦奧運會期間,新浪微博占據國內四大門戶微博PC端用戶總停留時間的70.6%,同期新浪微博的用戶訪問量達到3.1億次,比排名第二的微博高出55%。
就數據而言,目前還沒有第三方數據表明新浪微博的用戶粘性比騰訊微信強,但就筆者的觀察和使用情況來看,新浪微博的粘性顯然是要超過騰訊微信。微博已經成為傳播最快的媒體,只要是利于傳播的信息,便可以在微博上迅速發酵轉發傳播出去,從而到達每個角落;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是無法比擬的。
微博的用戶活躍度為什么比微信強?最重要原因就是微博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且微博也是人們聯系朋友的社交工具之一。微信目前還沒有成為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主要工具,微信用戶現在用得多的查找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等主要功能,大多時候是作為用戶的一種消遣功能存在。也正因為微博媒體屬性強,而微信更注重的是私密社交,不利于信息廣泛傳播,因此像類似京東商城的微營銷活動更適合在微博上開展,在微信上無法快速炒作起來,這也和用戶活躍度不足有直接關系。
三、 產品盈利能力分析
一款產品盈利能力如何,體現了其商業價值的大小。
【新浪微博】
新浪今年第二季度整體收入為1.316億美元,其中廣告營收為1.031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新浪微博廣告所占新浪廣告總收入的比例為10%,達到千萬美元的規模。新浪微博商業盈利能力可見不菲。新浪推出微博品牌廣告的展示廣告系統,該系統基于社交和興趣圖譜推薦引擎,將品牌內容推薦給可能感興趣的用戶,從而讓廣告更具有針對性和相關性。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表示,微博廣告收入的增速會進一步加快,從客戶和廣告機構的反應結果來看,新浪的微博廣告系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這將幫助新浪提高下半年整體的廣告業務收入增長率,新浪微博的利潤貢獻能力占據的比重不斷持續上升。
【騰訊微信】
目前微信完成了用戶數從零到億、從破億到2億的飛躍,微信以驚人速度持續增加,隨著用戶量的提升,微信商業價值也逐漸開始體現,但微信目前仍處于大量投入的費用、處于投資階段。2011年騰訊對微信的投入約一億人民幣,這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帶寬,以及上千臺服務器。微信的快速發展離不開QQ的推廣,從QQ聊天面板到QQ郵箱,不遺余力,幾乎動用一切力量。微信的系統插件,已經打通了QQ通訊錄、QQ郵箱,QQ微博等產品,表現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平臺型產品的潛質。目前騰訊的開放平臺概念還僅僅限于讓app程序接入微信,比如分享QQ音樂到微信朋友圈而已,但如何解決盈利問題,目前還未有清晰的戰略方案出爐。
四、 商業價值及前景分析
微博營銷進入2.0時代 商業價值再次提升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的價值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其價值在于獲取信息資訊、隨時記錄個人感受見聞、了解他人的動態、建立網絡社交圈等等。但是對于企業用戶來說,面對數字化時代的消費者,如何通過微博營銷,讓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重要位置是最關心的問題。如今企業營銷已經進入了“大消費、大數據、大品牌”時代,品牌口碑正在被數字化、社交化。鑒于這種態勢,企業微博營銷的重要地位突顯出來,因為微博同時集合了社交、興趣和地理位置信息等關鍵連接點,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找到合適的內容、商品和服務成為了可能,這對企業品牌形成良好口碑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微博營銷,如今新浪微博擁有超過3.6億用戶,每天有1.2億條微博發出,用戶平均停留時間超過60分鐘。微博不僅成為用戶隨時隨地溝通和分享的平臺,也改變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溝通方式,為企業營銷創造了無限商機。微博廣告無論是在售賣形式還是展現方式上,都表現得更加社交化和多元化。目前,微博廣告按CPM(千人成本)收費,每個用戶看到的廣告內容不完全相同,這也極大擴大了微博廣告的承載量。
企業充分利用微博平臺,利用好的內容吸引用戶以爭取到用戶更多的時間,通過品牌內容梳理、內容組織、內容傳播與互動,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可控的“品牌宣傳臺,再利用互動機制激發用戶分享傳播、創造口碑效應。目前,多個行業比如電商企業對微博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在微博營銷中,用戶和商品的接觸點無處不在,在微博內展示的商品被賦予了天然的社交屬性,微博好友關注度高的商品往往帶有“傳染性”,極易引發關聯用戶的關注,為商品創造更多曝光、口碑傳播和銷售的機會。據悉,現在進入新浪微博的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6萬家,這個數量仍在不斷上漲,微博巨大的商業價值被更多的企業級用戶應用。
【騰訊微信】
回顧微信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真正讓其迅速聚攏人氣的優勢在于2.0版本中加入了語音通訊功能,微信讓上億互聯網用戶走出了單純依靠文字圖片社交的時代。作為一款社交產品,微信以語音、文字和圖片為基本溝通語言,以QQ好友、手機通訊錄及掃一掃、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為主要好友來源和互動方式,在移動互聯網中建立著新的社交形態和規 則。
在商業模式方面,微信正在做一些嘗試,比如推出微信公眾平臺,就被看著是微信的商業化措施之一。此外,騰訊也找到了對微信的商業路徑之一便是整合線下商戶資源,比如微信與商家推出的微信會員卡也是微信的商業化嘗試,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微信公眾平臺還是微信會員卡,都沒有多少營收,但微信的商業化路徑已經露出雛形。
雖然騰訊微信目前和新浪微博目前的營收相比,相差巨大,而且市場對微信的開發程度也遠遠不及新浪微博;但是微信擁有2億的用戶,沒有誰會對一個已擁有2億用戶的社交產品無動于衷;與微博一樣,微信也正在遵循著從技術擴展至人的交互行為,再擴展到商務行為的路徑,商業化盈利能力只是時間問題。但是,騰訊微信和新浪微博究竟誰能在最后爭奪移動互聯網的最高點,二者的市場爭奪戰正在進行中,最后鹿死誰手,還有待于市場去檢驗,就讓我們駐足欣賞吧!
推薦閱讀
似乎沒有人否認,投資一個好的科技公司,最好的時間節點其實是該公司所屬的行業發展最快、攀上潮流之巔之前的那幾年。 巴菲特說:價值投資類似滾雪球,需要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但也有人指出,對于高科技公司來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爭奪移動制高點 新浪微博與微信誰能勝?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