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隨著時代的發展,移動電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工信部2011年12月22日披露的我國前11個月通信業運營情況顯示,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9.7億戶,累計凈增1.1億戶,其中,3G用戶凈增7168.0萬戶,達到11873.2萬戶。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2011年3G用戶的增長趨勢最為明顯,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移動互聯的時代即將開始。
另外,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rategyAnalytics的數據,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達2400萬臺,調查顯示,大部分智能手機用戶在使用手機時,用手機上網是頻率最高的最高的行為。在智能手機快速普及的同時,移動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目前,媒體報道了大量的關于手機惡意扣費、吸費陷阱、惡意監聽的相關報道。為了幫助用戶避免上述事件的發生,各類手機殺毒軟件應運而生。
根據移動安全云服務企業-北京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并發布的《2011年中國大陸地區手機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1年全年新增手機病毒2943個,查殺到手機惡意軟件24794款,同比增長266%,中國大陸地區2011全年累計感染智能手機1152萬部,同比增長44%。全年累計截獲的手機病毒個數和惡意軟件款數均超過去6年總和。其中,Symbian平臺依然是手機惡意軟件的重點感染對象,比例仍保持60%以上,Android平臺則以38%的感染比例位居其后。
在這里要著重說明的一點,大部分用戶因為沒有感染過手機病毒而懷疑病毒是否存在。前不久,摩托羅拉與網秦簽署預裝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摩托羅拉Android智能手機將預裝網秦安全產品。通過這一事件,作為全球最為知名的手機制造廠商摩托羅拉清楚的告訴了我們,手機病毒確實廣泛存在于我們身邊。并且,通過前文數據我們也不難發現,手機病毒的增長趨勢數據驚人。那么,手機病毒是怎樣傳播的呢?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感染惡意軟件的主要途徑為常用的應用商店和訪問手機論壇。其次,WWW/WAP下載站和ROM“刷機包”這些用戶經常性的動作也是感染手機病毒的一種方式。
在報告中還指出,感染地域的整體變化并不明顯,受智能手機普及率的影響,一線城市的感染比例依然靠前,如以廣東省為例,作為國內較大的“水貨”手機集散市場,成了惡意軟件重點入侵的地域。以網秦目前掌握的ROM程序樣本量和通過分析得出的數據抽樣對比顯示,目前廣東地區充斥的大量“水貨手機”中,存在大量在ROM“刷機包”中植入扣費病毒的現象,惡意病毒軟件比例高達7%。
感染類型方面,“遠程控制木馬”的肆虐和惡意扣費類軟件的堅挺是其主要表現。作為2011年新近出現的惡意軟件特征,與傳統惡意軟件固定的、靜態的威脅特征不同,“遠程控制木馬”的威脅則是動態的、可變的,這類應用的特點是通過同一套程序實施不同的危害,其由于通過同一“后門”可派發不同的威脅指令,在用戶毫不知情的狀態下運行,直接造成多種危害。而在其他感染比例中,惡意扣費軟件的持續堅挺則來源于以“安卓吸費王”為代表的惡意軟件激增,由于其平均單月感染手機50萬部以上,按照平均單次扣費5元的比例計算,黑客單月可直接獲利250 萬元以上,受此經濟利益驅動,導致扣費軟件仍然是黑客開發的重點之一。
針對“不甘寂寞”的惡意軟件,手機殺毒軟件廠商通過不斷的調查與測試,將自身產品不斷完善以求達到保護用戶的目的。其中,國外的卡巴斯基和諾頓不斷升級更新,制衡病毒的肆意擴散;國內以網秦和360為代表,全力打造安全的移動網絡環境。但不久前,360在AppStore的下架事件,讓國內用戶對安全軟件本身可能存在的“窺探”隱私問題心存芥蒂。透過對市場的精確分析和對用戶的深入了解,網秦為應對可能的安全威脅,默不作聲地在技術領域進行創新。在技術層面,繼續深化“云安全”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快對安全威脅的快速響應;在產品層面,通過變換產品設計思路,從傳統單一查殺向一站式防御轉移;在渠道層面,通過SDK、API接口的開放,與產業上下游渠道共建安全移動互聯網平臺。我們希望相信通過網秦全方位的安全保護加上用戶良好的使用習慣,智能手機的使用環境將會越來越安全。(王鵬)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病毒真實存在 感染對象與日俱增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14/3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