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美國沃頓商學院旗下電子雜志《沃頓知識在線》上周三撰文稱,雖然谷歌更改隱私政策的行為引發了廣泛爭議,但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這卻是不得已而為之。
以下為文章全文:
更改政策
喬治·科斯坦薩(George Costanza)肯定會痛恨谷歌(微博)的新隱私政策。當發現未婚妻跟朋友的朋友約會時,《宋飛傳》(Seinfeld)里的這個人物非常痛苦,這使得他把生活中相互隔離的部分拼貼起來,并導致他的“世界發生碰撞”!半y道連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世界’理論嗎?”他對著介紹他倆認識的杰瑞怒吼道,“這是常識!是個人都知道應該把不同的世界隔開!
這話應該對谷歌說。3月1日,這家搜索巨頭計劃拋棄60多種不同的隱私政策,讓所有服務都遵循同一個指導方針。這種融合將導致YouTube、Google+、Gmail、谷歌搜索和其他谷歌產品之間的隔閡消失,意味著谷歌可以將一個網站中搜集的數據應用到該公司旗下的所有平臺中。按照谷歌的說法,這一計劃的目標是“創造一個真正簡單、直觀的用戶體驗”,在旗下所有產品中將用戶當做“一個人來對待”。
“這條消息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數據適用范圍,已經超出了我們最初提交這些信息時的預期!蔽诸D客座教授、紐約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阿寧德亞·高斯(Anindya Ghose)說,“也就是說,為一個地方提供的數據現在可以被用于另一個地方。這種不同環境的數據分享方式引發了隱私擔憂!
谷歌的這一聲明是網絡平臺與網民之間的最新一輪沖突。隨著網絡社交平臺的擴張,信息搜集技術的提升,以及廣告主不斷創造出定位消費者的新方式,谷歌這樣的企業必須積累更豐富的數據才能保持競爭力,這就導致他們與那些擔心隱私泄露的用戶之間產生了摩擦。
引發爭議
這種緊張關系已經開始全面蔓延,以至于有部分公司開始將他們的隱私標準作為一種營銷手段來推廣。就在谷歌發布聲明后不久,競爭對手微軟(微博)就發布了一個廣告,吸引用戶轉用它的服務。“谷歌的計劃非但無法簡化用戶控制自己信息的方式,反而會加大控制難度!蔽④浧髽I溝通副總裁弗蘭克·肖(Frank Shaw)在博客中宣布這一廣告時說,“我們采用了不同方式——我們希望保護你在網上的安全性,讓你控制自己的數據,讓你自己選擇將數據存儲在硬盤還是云端,或是同時存儲在這兩個地方。”
谷歌很快也通過博客作出回應!拔覀兊碾[私控制沒有變化!惫雀枵f,“我們的用戶可以:編輯并刪除搜索歷史;編輯并刪除YouTube觀看歷史;以登入或登出狀態使用我們的很多服務;使用谷歌Dashboard和我們的Ads Preferences Manager查看我們收集了哪些數據,并管理這些數據的使用方式;如果想要從我們的服務中刪除信息,還可以采用我們的數據釋放服務!
這場口水戰令隱私大戰多了幾分趣味。在上一輪中大戰中,谷歌原本已經獲勝。Google+最初的吸引力在于“Facebook的隱私政策不佳,”高斯指出,“很多人從Facebook轉移到Google+,但這肯定會令Google+的早期用戶非常失望。”
不僅谷歌的生態系統發生了“世界碰撞”,線下同樣如此:全球各地的立法者和監管者都在爭相研究谷歌合并隱私政策對其管轄區域產生的影響。1月26日,8名美國國會議員致信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要求他澄清谷歌新隱私政策的意義。幾天后,歐盟監管機構也要求谷歌“暫!彪[私政策合并計劃,等待歐盟數據保護工作組的評估。但谷歌拒絕了,并表示已經通知3.5億賬戶所有人,與監管者進行過溝通。谷歌在給歐盟監管者和美國立法者的回信中表示,新的政策不會影響現有的隱私設置,這不是為了收集更多數據,只是以新的方法合并而已。
信息聚合
沃頓新媒體總監肯德爾·懷特豪斯(Kendall Whitehouse)表示,有時,真正的問題恰恰在于所聚合的信息數量。個人數據已經公開多年,并以公開記錄、電話簿和法庭文件等多種形式存在,但卻很難匯集到一個地方。但如今卻已經不同,所有的公開記錄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查看。“每一條信息都是公開信息,但如果聚合起來,便可能令人感到恐懼!彼f。
多數網絡平臺都表示,不會與廣告主分享個人身份信息。但研究顯示,即使是匿名,仍有很多數據可以用于判斷個人身份。“隨著你的信息逐漸聚合,你將變得越來越透明……聚合到一定程度,匿名就不復存在了。”懷特豪斯說。谷歌的隱私合并政策引發了應當如何約束數據聚合的疑問!熬酆系揭欢ㄒ幠#闆r就會發生變化,可能還需要額外的監督。”懷特豪斯補充道。
沃頓法律研究和商業道德教授安德里亞·麥特維辛(Andrea Matwyshyn)認為,谷歌的隱私政策將被當做數據隱私和數據庫監管的臨界點來分析。她說:“消費者沒有預料到這種程度的數據整合,盡管他們尚未體會到因此產生的所有后果,但已經感覺很不舒服了!
麥特維辛表示,谷歌的新政策凸顯出“一些基本的商業問題,包括用數據庫存儲信息意味著什么,我們如何利用數據盈利,以及用戶有權獲得何種隱私保護!眴栴}還在于,用戶應當保留多少隱私,他們對公開信息擁有哪些合法權利,以及用戶是否可以通過合法手段阻止網絡世界之間的碰撞。
麥特維辛指出,一些與身份相關的關鍵問題仍未得到解答。正如喬治·科斯坦薩的世界發生碰撞時,“戀愛的喬治”威脅要摧毀“獨立的喬治”一樣,如果一個一年級的老師利用周末參加搖滾樂隊演奏,那么當他的網絡生活被融合到一起后,現實生活中的這位老師恐怕也很難同時保持雙重身份。“生活中的我們,在不同時期擁有著不同的身份,”麥特維辛指出,“或許我們希望保持相互獨立的身份!彪S著數據整合趨勢的加劇,以及不同網絡世界之間的聯系增強,“我們正在失去在不同環境中自主選擇身份的能力。”
文化差異
無論從法律還是文化角度來看,大西洋兩岸的沖突都有所不同!盎ヂ摼W當然是一個跨國領域,但監管問題,尤其是數據隱私的監管,卻是歸各國獨立管理!丙溙鼐S辛說!皬奈幕现v,歐洲的用戶與其數據之間的關系,與美國有著根本的不同!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小貝)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節目Nightline主持人被特準進入富士康工廠內部探訪,并播放了相關的報道。 探訪期間,Nightline主持人比爾韋爾(Bill Weir)直接與>>>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22/3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