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中小企業主普遍遇到這樣一個困惑:銀行信貸投放規模激增,按理來說,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將有所緩解,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小企業“缺錢”問題越發嚴峻。
原因無他,銀行的信貸結構出了問題。
大量中長期項目在過去幾年迅速上馬,吞噬了25萬億信貸中的絕大部分。根據審計署的數據,2010年末,地方債務規模達10.7萬億,其中相當部分是在2009年以后形成的。
因此,從宏觀層面看,銀行信貸規模增大似乎便利了中小企業的融資;但從微觀層面考量,銀行卻變得更傾向于壘大戶,信貸結構的這種變化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凸顯。
銀行業一家獨大
與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的各類金融業態中,銀行業素來一家獨大。
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107.9萬億元。
而與此同時,近日召開的金融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末,我國金融業總資產達119萬億元,比2006年末增長149%。
這意味著,銀行業總資產在中國金融業總資產中的占比高達90%。
“中國的金融業由銀行主導,這種結構導致了實體經濟主要以銀行信貸為主要融資渠道。”業內人士表示,但與銀行信貸相比,債券等直接融資成本相對較低,且一直是監管層倡導的發展方向。
回過頭去看,由于政策層面的推動,過去幾年,債券、保險、信托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業態也確實呈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保險業總資產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連續突破4萬億元、5萬億元和6萬億元關口,2011年達到6.01萬億。與此同時,去年末,信托資產規模也逼近5萬億元大關,達到4.8萬億元。
但與銀行業總資產增速相比,上述金融機構的資產增長可謂小巫見大巫。從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間,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超過25萬億元,這直接導致了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的快速攀升。
截至2007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到52.6萬億元。到了2011年末,銀行業總資產更是增長到111.5萬億,四年間的增幅接近100%,相當于年均增長14.7萬億。
從增量上看,銀行每年增加的資產規模超過了其他金融業態增加的總和,這也意味著,銀行業在金融業總資產中的占比在過去幾年仍在上升。
中小企業缺血
銀行業信貸規?焖僭鲩L,按理來說,實體經濟獲得銀行貸款將相對容易。但對于諸多的中小企業來講,實際感受卻并非如此。
以2010年為例,201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增加1.72萬億元,而當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95萬億元。換句話說,新增小企業貸款僅占全部貸款比重的21.6%,但小企業數量遠遠多于大中型企業。
“在過去三年,有相當部分的銀行信貸投向了政府的中長期項目。目前,這些在建項目規模巨大,一定的投資慣性下需要銀行信貸持續投入。”一位銀行業研究人士稱,這種背景下,央行如果放松信貸,結果可能是大量貸款資源被新老項目吞噬,私人部門依然難以融資。
從2009年以后的實際情況來看,2010年、2011年,信貸規模控制嚴格。為了保證在建項目的順利進行,銀行大規模的信貸資金配置在這些項目上,素來不受重視的中小企業更難以獲得信貸資金。
“此消彼長,這也是去年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如此突出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表示,此外,信貸資金大量投向大項目,壘大戶現象加劇,銀行貸款集中度也在快速攀升。
事實上,對于貸款集中度的問題,監管機構近日已發出警示,多家大型銀行對鐵道部貸款余額均已超過“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15%的監管紅線。
推薦閱讀
2月22日,攀鋼釩鈦(000629.SZ)就重大資產重組實施進展再次公告,鞍、攀兩家涉及重組的資產交割、財務審計、股權過戶及資產變更終于進入倒計時。以去年底證監會核準批復文件來看,攀鋼釩鈦原本預計未來一年的重組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年25萬億信貸熱衷“壘大戶”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23/3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