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證監會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回應了投資者集中反映的股市回報低等問題,并坦承發行、分紅和退市等市場運行的體制和機制存在不少問題 ]
這可能是證監會有史以來最誠懇的一份答記者問。昨天,證監會以投資者保護局負責人答記者問的形式,回應了投資者集中反映的股市回報低等問題,并坦承發行、分紅和退市等市場運行的體制和機制存在不少問題,從而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對此,證監會表示正在積極研究解決辦法,并呼吁投資者樹立良好的投資理念。
市場體制機制存在問題
“我國股市近幾年的波動幅度確實很大,大漲之后又大落,就最近兩年來看,由于持續下跌,投資者虧損面較大,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普遍沒有賺錢。”證監會的這份答記者問一開始就直面投資者最關切的投資回報問題,并指出其根本原因是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結構還不夠合理,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市場約束機制不強,市場運行的體制和機制還存在不少問題。
比如,目前市場各方密切關注的發行體制改革、上市公司分紅和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及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等都非常關鍵。市場存在的“新股熱”、新股發行“三高”、“惡炒ST股”、“惡炒小盤股”等現象都與上述制度安排和監管操作方面的問題有關,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并非歧視
前一段時間,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勸說低收入者不宜投資股市,近期,他又倡導投資藍籌股的理念。對此市場存在一些誤解,一是認為低收入者不宜投資股市是一種歧視;二是認為倡導投資藍籌股是具體的投資建議。對此,證監會在答記者問中從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角度進行了解釋。
倡導投資藍籌股本質上是倡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并非針對具體股票。據統計,目前,滬深300指數公司占總市值的65%,營業收入占全部的74%,凈利潤占全部的84%。這些數據表明,藍籌股就是市場的主體,是股市價值的真正所在。
引導普通投資者投入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稱的產品和領域,沒有強制性,是監管部門從警示風險的角度善意地提醒投資者、保護投資者。
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是境外成熟市場普遍采用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并非簡單地要把哪些投資者擋在外面,而是從保護投資者角度進行的一種風險控制,更是適應投資者、投資產品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措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既有助于形成“買者自負”的風險意識,更是監督“賣方有責”的主要抓手,促使證券公司更好地服務投資者,向客戶推薦符合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目前,創業板、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已經初步形成比較成熟的模式,下一步債券市場、場外市場的建設以及中介機構的規范發展都將融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理念,形成多層次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
退市制度不能為非理性投資埋單
從長期看,退市制度有助于形成市場吐故納新的動態平衡,有助于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不斷提高,從而從源頭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退市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將會充分考慮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不能理解成為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埋單”。投資者在投資績差股時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樹立起“買者自負”的意識,培養控制資產整體風險的止損意識。當一家上市公司因為宏觀經濟因素、行業因素、經營因素等導致退市,在上市公司依法履行了應盡披露義務的前提下,投資者要自行承擔投資判斷的結果,期盼不理性的投資行為由國家埋單是不切實際的。
此外,在信息披露方面,證監會正在考慮推動建立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從服務投資者的角度,對招股說明書等材料進一步解讀揭示風險的內容。
推薦閱讀
時隔多日,新股重新獲得市場肯定,受多路資金熱捧。截至昨日,今年2月份以來9只上市新股均迎來久違的上揚走勢,首日漲幅幾乎都超過20%,最大漲幅達到82%。除去大盤回穩的因素,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新股發行價和發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證監會:股市回報低是體制出了問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23/3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