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小貝)北京時間2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當地時間周四上午召開的蘋果年度股東大會上,蘋果宣布該公司將采取一種新的政策,要求董事贏得多數票才能當選進入董事會。
此前蘋果股東曾計劃在會上提出一項類似的動議,而蘋果此舉顯然是為了搶得先機。
蘋果法務總長布魯斯·塞維爾(Bruce Sewell)表示,多年來董事會一直反對這項政策的原因是它增加了董事會選舉的復雜性,但過去幾年股東們則以壓倒性多數支持它。
塞維爾表示:“這是蘋果,我們不愿添加過多的復雜性。”作為新政策的一部分,如果董事未能獲得多數票,蘋果將要求該董事主動請辭。
塞維爾介紹說,這項政策將從明年的年度股東大會開始實施。與此同時,蘋果董事會成員也同意在未能達到多數票的情況下辭職。不過在今年的大會上,這種情況并沒有出現,所有蘋果董事的股東支持率都達到了80%到90%。
不過蘋果股東并沒有批準另外的一項提議,包括一項由國家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發起的倡議,要求蘋果披露董事會做出的可能引起利益沖突的投資決定。
就在蘋果召開年度股東大會的同時,蘋果股價也在發布盈利最高的季度財報后連創新高。外界普遍猜測蘋果將在下個月初召開新品發布會,推出第三代iPad平板電腦。去年,蘋果正是在年度股東大會召開的當天發出了iPad 2發布會的邀請函。
就在蘋果召開年度股東大會的當天早上,SumOfUs活動團體將互聯網請愿書打印出來,呼吁蘋果公司要求其海外代工合作伙伴改進工作條件。這份請愿書與本月早些時候該團體遞交給蘋果零售店的請愿書相同,不過新增了3萬余個來自GetUp.org.au的簽名。
昨天SumOfUs團體表示,他們計劃在將請愿書提交給蘋果公司之前獲得10萬個簽名,但最終相差1萬個。在將請愿書遞交給蘋果總部的同時,該團體還將其遞交給了蘋果多家零售店。
今年是蒂姆·庫克(Tim Cook)擔任CEO之后首次召開年度股東大會,不過去年的大會也是由蒂姆·庫克負責,因為當時正值史蒂夫·喬布斯因病休假。當時大會上提出的一個重要議案就是考慮到喬布斯的身體狀況不佳,蘋果CEO接替計劃應當更加透明。但是這項議案在當時沒有獲得通過。
問答環節摘要
大會議題討論結束后,蘋果還與股東們進行了一個問答環節,股東們可以向蒂姆·庫克、蘋果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以及彼得·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提出問題。
關于蘋果的現金儲備
庫克表示:“首先我要承認,我們的現金儲備超過了日常運營所需。因此我們正在積極討論,我只能請求股東們保持耐心,以便我們得出最符合股東利益的使用方式。”
關于內容
庫克表示,蘋果數字商店的音樂、電視劇和電影等內容銷售并不是為了利潤,而是為了豐富用戶的設備,真正的利潤來自于設備的銷售。
關于蘋果與Facebook的關系
庫克說,“我們與Facebook有很多合作”,蘋果產品的用戶也經常使用Facebook。庫克解釋說,這并不說明“我們二者之間有很多重合,我一直認為兩家公司可以開展更多的合作”。有趣的是,庫克還提到了該公司的iOS和Mac電腦信息服務iMessage,并稱這項服務也可以稱作是一個社交網絡。
關于蘋果電視機
一位股東問到,蘋果是否會推出電視機,而庫克回答說,他應當購買蘋果的Apple TV機頂盒。
關于蘋果在電視劇中播出的廣告
在回答一個關于蘋果計劃如何改進它在電視劇中播出的廣告時,庫克表示,“我們一直努力成為這個方面的領先者”,蘋果公司的做事方式與其它公司有很大區別。他說:“我們對電視劇的觀點并不總是保持一致,但我們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兒童。這是我們如何想的,也是我們如何做的。”
關于蘋果是否正在打造“未來家庭”
席勒對這位股東說,不要“全盤相信你所看到的”。
關于蘋果在教育方面的更多投入
庫克詳細介紹了蘋果去年如何啟動了一項員工禮物匹配計劃,并表示員工向獎學金和其它教育相關領域捐贈的資金“非常可觀”。庫克表示:“這并不是初始階段,而是已經數額巨大。”庫克還指出,蘋果上個月在紐約推出的iBooks 2和iBooks Author都是為了實現教科書數字化,這也是為推動教育進步做出的舉措。
關于股票分割(stock split):
關于蘋果分割股票的好處與壞處,庫克表示,董事會要討論所有涉及股東利益的事情,“股東分割帶來的影響并不明確”。庫克認為,蘋果曾討論過其它公司所采用過的股票分割方法,但目前還沒有得出結論。他說:“可能會帶來短期的好處,但對很多人來說這沒什么。”
令人奇怪的是,此次大會蘋果股東竟然沒有提出一個直接批評海外用工的問題,而這是最近一項時期的熱門話題。另外,過去多次提及的環境問題也沒有在今年的大會上出現。蘋果在本周早些時候發布了一份詳實的環境問題報告,介紹了其北加州數據中心等情況。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4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周四報道,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mScore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各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量都已經開始逐漸超越使用傳統手機用戶的數量,與此同時,消費者還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24/3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