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全國婦聯的調研報告稱,這些孩子即使隨父母在居住地城市讀到初中最終也要回到戶籍地讀高中和參加高考,由于教材、生活環境甚至語言不通等問題,很多孩子成績一落千丈,一些孩子過早退學走上社會,甚至形成了“仇視社會的可怕心理”。
為此,近年來一直有公民群體在推動隨遷子女異地參加高考的事情。
自2010年3月開始,北京、上海、廣東等地上千名家長志愿者自發行動,在集市、廣場等公共場所進行社會宣傳,爭取公眾簽名,征求意見;同時,還拜訪關注教育的名人、學者;組織學者、家長、媒體召開研討會,并擬訂了一份“民間版”的《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方案》。
在這份“民間版”方案中,最核心的就是提出了“為所有納稅人提供不分戶籍不分貧富不分地位的公平的教育機會,戶籍與學籍分開,以學籍為主要條件”的隨遷子女高考問題的解決思路。
志愿者更進一步建議,教育部修改2005年聯合公安部發布的《關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生報名資格審查工作的通知》,以及在頒布下一年度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時,不再把戶籍作為高考報名的限制條件,高考報名資格依據學籍和父母經常居住地的標準認定。
至于什么樣的孩子有資格異地參加高考,志愿者也坦承需要一定“門檻”。
“民間版”方案具體的要求:隨父母在經常居住地上學,至高中畢業3年以上連續學籍的,高中畢業即可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和錄取;北京、上海兩地,隨父母在經常居住地上學,至高中畢業有連續4年以上學籍的,高中畢業即可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和錄取。
對于這樣的提議,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教育界專家表示,“這樣漸進的推進,并有相應的路線圖,是比較理性的解決方案,值得教育政策制定者參考。”
但是,這位專家也表示,解決隨遷子女異地高考問題,還涉及到整個戶籍制度的調整問題,“并非是教育部一家可以說了算”,要有大的改革動作“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等不來的改變?
這些志愿者們,可是等不及了。他們的孩子,都在一條充滿未知數的求學軌道上滑行,目的地在哪,誰都不清楚。
于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最好的教育政策的關注者與解讀人。
“你有沒有看到教育部網站上公布的那個新的一年的工作要點?”“跳舞”問道。
在今年的1月20日,教育部制訂的《2012年工作要點》中, 明確提出了要“研究制定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這讓很多家長感到了曙光就在眼前。
然而,不久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接受新華社的一篇專訪,又讓這些家長們感到十分失望。
在這篇充滿了部門宣傳味道的專訪中,新華社記者問:“2011年,教育部宣告啟動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辦法的研究制定工作,目前進展如何?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有何部署?”
袁貴仁則在一方面表示一個由“多方面專家組成的專門工作組”正在深入研究和論證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高考等改革涉及的重要問題;與之同時,他也強調解決這個問題的難度:流動人口子女升學問題涉及城市管理、社會保障、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教育資源配置問題和戶籍制度改革等,“情況十分復雜,需要通盤考慮”。
“這個回答,感覺不像是一個部長說的,倒像是一個總理說的話。”有志愿者家長不解地說。
這些志愿者希望教育部的負責人能夠回到一個問題:到底我們的孩子能不能等到政策出臺的那一天?
“要不你就明確說不可以,我們也死了這份心,直接把孩子送回老家。可你既然說了在調研,就給了我們一個希望,很多家庭都在賭一把,覺得能夠在自己孩子高考之前政策出臺,可這是在賭孩子的未來。”有志愿者說。
據本報記者了解,有很多上小學六年級、或者是初二、初三的孩子的家長,在獲悉教育部相關表達之后,決定把孩子留在北京,期待著政策能夠開一道閘門,放自己的孩子過去。
這次媽媽們,將下一步的目標,瞄準了即將在京召開的全國兩會。
不久前,他們已經給全國2000多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用快件寄出了相關的資料,包括“民間版”解決方案、整個過程介紹,相關調研材料等。
“這些委員代表的聯系方式,我們都是在網絡上一個一個搜索的,甚至在快件里面,把對方回復用的信封都準備好了,那幾天大家都很忙。”有志愿者說。
目前,他們已陸續收到一些回應,已有十幾位代表、委員給予了回復,有的是通過電話、有的是通過郵件,表示將通過全國兩會這個平臺將這些孩子家長的聲音傳達出去。
當天晚上,中國政府網全文刊登《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出臺有關就業、義務教育、技能培訓等政策措施,“不要與戶口性質掛鉤”。強調要采取有效措施,為其他暫住人口在當地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對造成暫住人口學習、工作、生活不便的有關政策措施要進行一次集中清理,該修改的認真修改,該廢止的堅決廢止。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Kathy)北京時間2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求職網站上的招聘信息往往相當平淡乏味:首先是枯燥的工作說明,該職位所需的技能清單,然后就是無聊的公司簡介。 Y Combinator孵化的職業女性社區The Da>>>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24/3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