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目前當人們提及“挑戰者號”時,多數情況下就會聯想到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厄運,但事實上并非總是如此。在19世紀(1872-1876年),一艘海軍軍艦“挑戰者號”執行了最早期的深海勘測任務之一。
澳大利亞達爾文市北部藝術博物館的格拉斯畢在達爾文市淺海域潛水時采集到一種海綿,它的中空結構中充滿了枝狀蠕蟲。
這種寄居在海綿上的蠕蟲奇特樹枝狀觸角分支有利于繁殖后代,還可幫助海綿探測到潛在的掠食者
在挑戰者號軍艦航行至菲律賓海域時,研究人員打撈到一只海綿,該海綿口腔中充滿了奇特的樹枝狀蠕蟲,之后這些奇特海洋蠕蟲被命名為“Syllis ramosa”。一個世紀過去了,這種海洋蠕蟲仍保持著它的獨特性,目前,它的神秘面紗已被揭曉,科學家在距離澳大利亞海岸不遠處發現第二種樹枝狀海洋蠕蟲,并且其數量非常多。
澳大利亞達爾文市北部藝術博物館的克里斯多夫-格拉斯畢(Christopher Glasby)獲得了這項最新發現,2006年11月,他為了避開鱷魚和致命水母的攻擊,在達爾文市淺海域潛水時采集到一種海綿,它的中空結構中充滿了枝狀蠕蟲,這顯然是一支新物種,格拉斯畢和同事們將它命名為“Ramisyllis multicaudata”。
格拉斯畢稱,海洋蠕蟲和海綿共存體很容易發現,但由于它們非常脆弱很難進行解剖分析。很難辨析的是每個蠕蟲的頭部潛藏在海綿中,發現潛藏的頭部末端相當于大海撈針。
伴隨著蠕蟲逐漸成長,將在海綿體中形成許多分支結構。每個分支可以形成許多亞分支,之后也能發育形成分支。最終,每個海洋蠕蟲將擁有數以百計的分支末端,多數會在海綿表面刺穿小洞延伸出來。乍一看寄生蠕蟲的海綿猶如擁有數十只白毛觸角。
格拉斯畢并不知道這種樹枝狀蠕蟲如何進食,它們可能以消耗部分海綿體為食,但或許海綿體無法維持它們的生長。研究人員猜測這種蠕蟲可能吸收可溶性有機物質,從而使其樹枝狀身體能夠增加其身體表面區域。
同時,我們并不知道這些樹枝狀蠕蟲與宿主體海綿之間的關系,它們可能是一種有害寄生蟲,但也可能產生分支能夠探測潛在掠食者,或者蠕蟲的分支可以模擬海綿的生長,或提高水流穿過海綿。格拉斯畢稱,這種蠕蟲的分支身體將幫助蠕蟲繁殖更多的后代,蠕蟲通過尾末附近形成小芽來繁殖,這樣更多的分支就會繁殖更多的后代。據悉,一個枝狀蠕蟲可以擁有100多個尾部,從理論上每個尾部都可以繁殖后代。
科學家對Syllis ramosa和Ramisyllis multicaudata以及其他50種蠕蟲的基因分析顯示,這兩個分支蠕蟲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這表明它們進化形成分支的能力是獨立的,或許通過基因改良尾部小芽的方法來繁殖后代。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在地中海最新發現一種類似外星生物的可怕寄生蟲,能夠逐漸吞食鯉科魚的舌頭,然后代替魚類的“舌頭”在其口腔中等待進一步的傳播。 研究發現魚類密度較大的水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與海綿共生蠕蟲新物種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4/3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