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大量資金的保險公司已經在這波上漲中嘗到了甜頭。《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從一家大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該公司權益類投資的倉位已經超過了12%,而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在權益類投資方面(不包含基金部分)的上限為20%,并且根據該人士的說法,據其了解,不少保險公司權益類投資的比重也都超過或接近這個比例。換句話說,很多保險公司目前的倉位達到或超過了六成。
“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里,A股及債券市場均有不同幅度上行,我們的確加大了各品種的配置,但并非啥都買,而是相當謹慎的,因為影響市場的因素仍有待明朗。”上述人士稱,以該公司為例,已經開始適時調整持倉結構并精選優勢品種,著眼中長期投資布局。
具體來說,在今年過往的時間里,受美國和我國經濟數據均優于預期、歐債問題受政策利好影響趨于緩和、節前央行停發央票并大規模逆回購、歐美股市和國內A股市場均表現樂觀等因素影響,該公司維持了中性偏低的權益倉位,調整配置了結構并精選品種。而在固定收益投資方面,則維持高比例配置及長久期策略,信用品種主要選擇高等級信用產品。
在談到對于下一階段市場的看法時,上述人士稱,下階段股票市場或呈現出震蕩態勢,流動性改善預期和業績風險釋放依然是影響市場趨勢的兩大博弈因素。“雖然政策預計微調、信貸額度有所松動、大型IPO趨緩、歐債危機相對平緩等利好因素支撐大盤,但貨幣政策調整力度、未來信貸投放情況以及海外經濟形勢等不利因素也給市場帶來壓力。”他認為,政府出臺更多微調政策的可能性較低,而央行雖然已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受制于存款增長乏力與熱錢外流趨勢,銀行放貸能力也繼續受到制約;加之房地產、汽車銷量持續走弱以及出口下滑,投資者開始擔心政策微調不足以抵御經濟基本面快速下滑態勢。
與此同時,部分保險公司反而是對投資比例上限可達80%的債券市場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上述人士認為,具體看,未來經濟增長有望繼續緩步下行,而通脹水平也可能大幅回落,基本面利好債市;而貨幣政策或逐漸放松,市場流動性也將逐步好轉,資金面也有利于債市。“但當前利率產品收益率和部分AAA債券收益率已反映了經濟、通脹下滑的預期,債券估值水平趨于合理,在基準利率穩定的背景下,利率品種收益率繼續大幅下行的動力不足。此外,外匯占款流入減少、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下降等短期因素均可能加劇資金價格波動,對債券市場形成時點性沖擊。”
“對于下階段的投資策略判斷,我們認為,國內經濟基本面和資金面未有顯著變化,政策放松仍存較大不確定性,短期內,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可能仍將集中在資金面狀況和企業盈利的預期上。”上述人士稱,在固定收益類方面,隨著經濟和通脹下行趨勢的確立,債市短期內或將延續較好態勢,但市場預期變化可能導致品種和期限上出現分化,考慮到市場對信用事件的擔憂,高等級信用產品可能仍是較好選擇,并適當增加存款的配置比例;而在權益類方面,會更加謹慎地控制權益倉位。
推薦閱讀
時至今日,“Big data”(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已經毋庸置疑,尤其是在電信、金融等行業,幾乎已經到了“數據就是業務本身”的地步。這種趨勢已經讓很多相信數據之力量的企業做出改變。恰逢此時,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部分公司倉位超六成保險資金“邊打邊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5/3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