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天南地北的中國人,網絡消費竟是這么個口味。
上周,淘寶公布了2011年度全國各地的區域化網購行為數據。最好吃、最愛讀書、最疼老公等各項分類桂冠區域浮出水面。這幅中國網購消費地圖可能將一掃你的過往認知。
而嗅覺靈敏的商家,大概會由此按圖索驥,不再盲目在網絡上亂投廣告,而是有針對性地規劃推廣、投放產品,以滲透進本地化市場,抓住更多消費者的心。
國人原來這“口味”
說到吃,你肯定會想到廣州。但淘寶數據顯示,它竟然沒“吃”過杭州。2011年,買餐飲類優惠券最多的是杭州人,占餐飲類優惠券購買用戶總數約1.21%;其次是上海,廣州人只有0.43%,列第12位。
網購食品似乎不那么特別。南方是“吃貨”集中地,北方城市無一進前十。其中,上海“吃貨”最多,每千人約有105個購買零食。港臺更多,臺灣彰化人均零食消費高達2095元,冠絕全國。
江蘇重教向來不虛,人們真愛看書。圖書消費全國前十名的城市,江蘇占六個,南京、揚州、淮安、鎮江包攬前四。2011年,江蘇人在淘寶上花了2.6億元買書。
數據泄露了中國各地人的倫理性格。浙江男女最“黏糊”。去年淘寶女性用戶網購男性商品最多的十大城市,八個在浙江。前三位依次是舟山、麗水、湖州,每百名活躍用戶中,至少20多人給男友或老公買過禮物,人均消費近千元。而最愛為妻子購物的則是浙江寧波人。
山西人很孝順。2011年,30歲以下年輕人中,每百人中有7.04個購買老年人用品,居首位。此外,山西人還最愛在淘寶上買鉆石,消費金額占總珠寶購買金額的29.4%。
還有更多意外的。你或許想不到,北京用戶搜索量最大的居然是十字繡;盡管遠離大海,新疆人竟然買比基尼最多;愛吃檳榔的湖南人與海南人竟然被吉林人、黑龍江人及江蘇人搶去風頭。
當然也有吻合的。關鍵詞搜索上,甘肅男女喜歡“牛仔”、“陶三彩”;上海人愛名牌,Coach、Burberry、Gucci等搜個不停;浙江人則喜歡搜名表。
數據還顯示出各地網購行為滲透率。江浙滬一帶領先。譬如,上海市50歲以上網購者最集中,每10萬淘寶用戶中89人超過50歲;其次是浙江,有56人;江蘇51人,排第三。
你可能懷疑這能否代表國人的網絡消費行為。但你要知道,2011年淘寶網單日成交額最高達43.8億元,獨立訪客量最高超過1.2億人,海量交易數據具有相當可靠性。
網購區域推廣好樣本
淘寶的年度網購行為數據已連續發布兩年。淘寶網有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從內部挖掘、統計的數據看,各地區域性消費習慣長期保持著穩定,“盡管熱搜產品關鍵詞可能因各年流行而有變化,但大致類別和習慣卻保持了延續性。”
一家淘品牌創始人說,趨勢的產生與各區域文化傳承和群體性格有關,同時互聯網購物打通了空間阻隔,加上線下人群之間的分享效應,使得這些趨勢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淘寶內部人士也強調,分享效應對消費行為的加固、趨勢及調節作用正在變得越發明顯,這其中包括了淘寶內環境的分享,外部互聯網分享如微博以及線下本地口碑傳播等。
數據背后,全國各地的消費特色與習慣正被逐一標出,這對于從事面向C端的電商而言,成為了指向目標市場的引導器。
童裝淘品牌綠盒子CEO吳芳芳說,挖掘出的數據是指引商戶進行區域化精細推廣的核心要素。所有大商戶基本都已建立起數據挖掘分析部門,并向淘寶購買“數據魔方”等服務,獲得市場區域分布、各地區消費者偏好及所需產品規格等,借此掌握需求變化,精確制訂推廣計劃、投放產品,“借助互聯網廣告工具,商戶可以排除部分低效甚至無效的地區,在高效區域集中推廣。”
而對更多小商戶,通過淘寶數據,可以免費獲得市場分布信息,有的放矢地組織貨源、制定推廣計劃。
在眾多商戶背后,發布數據的淘寶自身也在積極籌劃更大規模的滲透進各區域市場。
去年底,原本為淘寶網所屬營銷工具的“聚劃算”獨立,成為阿里旗下的綜合團購平臺。在原先強勢的實物商品之外,他們已開始積極開拓各地本地化生活服務平臺。這既是大淘寶系內環境的進一步外擴,也為其握有的巨大流量資源提供了更廣的變現窗口。
此外,淘寶網本身也在推進淘寶生活服務類業務。可做佐證的是,此前阿里旗下專注本地吃喝玩樂信息業務的口碑網團隊曾并入阿里云公司,不久前隨著阿里云的分拆,這部分團隊又并入淘寶網以增援生活服務業務。
手握全國區域化信息,將成為淘寶進一步滲透全國本地化市場最重要的底氣來源。
推薦閱讀
小型數碼相機會被智能手機取代嗎?對于這個問題,佳能中國總裁小澤秀樹的回答小心翼翼:智能手機通常是用戶身邊沒相機時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他認為,至少在連拍速度、抓拍速度和圖像處理器性能上,還沒有智能手機能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山西人愛上網購鉆石比基尼在新疆賣最火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6/3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