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明星席位”上的股指期貨持倉異動往往比它的價格行情更有“看頭”。
從2010年4月股指期貨上市以來,國泰君安期貨、中證期貨和海通期貨等三家席位多數時間輪流占據空頭持倉第一的寶座,而隨著近兩周期、現指數的走高,這些席位上的持倉量出現大幅波動,空頭持倉前三名的位次更替也日益頻繁。
事情要從2月23日上證指數正式突破2400點關口說起,當日的股指期貨主力1203合約亦上穿2600點,這已是股指連續第六周的反彈,而那天期指1203合約多空持倉前20位的席位也發生巨變,空頭主力因行情走高大面積撤離,前20個空頭扎堆的席位的凈空頭頭寸共下滑2392手。
同日,國泰君安期貨和中證期貨這兩個最大的空頭席位在期指1203合約上劇減凈空頭1354手和2368手,且一天之后,兩席位上的凈空頭繼續下降1074手和628手,曾經凈空頭最多的國泰君安期貨席位竟由凈空轉為凈多,其多頭持倉反而比空頭持倉多出448手,其所謂的“空軍大本營”的地位不保。
“回馬槍”
一時間,市場上關于空頭主力攜巨資撤退的消息不絕于耳,但僅僅過了一個周末,這些“撤退”的空頭似乎又打了一個“回馬槍”。2月27日,國泰君安期貨和中證期貨席位在期指1203合約上的凈空頭就分別回升了900手和342手,次日,兩席位又分別增加凈空頭2582手和1051手。截至2月28日收盤,國泰君安期貨、中證期貨和海通期貨三個席位在該合約上的凈空頭頭寸各為3034手、2683手和2580手,幾乎又回到持倉驟減之前的水平。上述席位收復了“空軍”主力的位置,在持倉前20位的席位里,總的凈空持倉當日增加3255手。
“從近期主要期指席位上持倉的變化看,并不能把短期的上漲行情與主力席位上空頭持倉的單方面變化相聯系。期指席位上的空頭資金也不是長期撤出市場,只要期、現股指出現反復,這些資金隨時會逆向操作。”一位分析師指出。該分析師稱,僅僅用空頭的變化來衡量市場資金的進出也是不恰當的,主要還看期指主力席位上凈持倉的變化,且凈持倉的增減也只可作為參考,一般不可作為實際交易的依據。
從目前國內的股指期貨投資者結構來看,排名靠前的席位的持倉變化與短期價格走勢的相關度并不是很高。如昨日,隨著現貨大盤的微調,期指主力1203合約也較上周五結算微跌0.4%,然而位列“空軍”前三的席位卻沒有大幅追空,國泰君安期貨、中證期貨和海通期貨席位在該主力合約上的空單還分別減少497手、535手和262手。至昨日收盤,這三個席位上的凈空頭頭寸約為7934手,反倒比上周五下降996手,似乎行情走軟之下,一些投資者的空單依然離場。
交易席位凈多、凈空轉換與機構無關
席位持倉的變化不僅難以解釋期指的走勢,期指空頭主力暫時的撤退也不是A股現貨波動的推手。自2月23日以來,股指期貨主力合約漲幅約為2.8%以上,股指上揚的主要動能來源于宏觀面,除了前期央行數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市場對“兩會”期間政策有樂觀預期外,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也十分利好。我國2月PMI數據為51.0%,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該數據已連續三個月回升,顯示市場需求有所擴張,生產經營活動趨于活躍,制造業經濟整體表現穩中趨升。國內經濟似乎已基本擺脫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的負面影響,逐漸走向“軟著陸”。受上述因素影響,上證指數在沖破2400點之后繼續走高,上周五更是一掃前幾日的調整頹勢繼續上揚。
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自然也發力上攻,期指主力1203合約3月2日以2684.6點收盤,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1.48%。但這回很多“明星席位”的持倉變化開始出現分歧,中證期貨席位上的凈空頭頭寸當日減少約990手,海通期貨席位的凈空頭頭寸也下降161手。而國泰君安期貨席位當天卻較為“淡定”,僅減少凈空頭8手。持倉排名前20位的期貨席位里,凈空持倉共下降2244手。
有專家表示,股指期貨交易席位上多、空資金的變化都是各期貨公司客戶的自主行為,交易席位上凈多和凈空的轉換,與期貨公司本身皆無關系。很多期貨公司,如國泰君安期貨、中證期貨和海通期貨等,都是大型券商控股的平臺,它們不僅是空頭扎堆的席位,同時也是多頭較為扎堆的席位。因此,市場上將這些凈空頭較多的期貨公司席位稱為“空頭大本營”的說法實在有欠考慮,不能將這些席位上持倉的變化理解為機構在左右期指走勢。
推薦閱讀
正在沖刺IPO的湖南科美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美達)到底是一家怎樣的企業?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個渠道得到一系列有關科美達的材料,雖然還無法核實這些材料與該公司IPO申報資料之間的關系,但記者由此能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期指空頭“明星席位”回馬槍之后:凈空頭寸再次下降千手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6/3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