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發布了18家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公告。債券業內人士稱,不足200億的資金量不會給這個龐大的債券市場帶來影響,但是,微量的RQFII在有關離岸人民幣回流方面有更深的象征意義。
主投債市
有關RQFII的推進顯得一點也不拖沓,一切程序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有關部門已批準了21家RQFII。
昨日中國債券信息網上刊出一則央行金融市場司發布的公告,公告內容稱,已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18家RQFII。這些機構包括申銀萬國(香港)集團有限公司、安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匯添富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嘉實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
按照央行等監管部門發布的相關管理辦法,試點機構在香港募集人民幣進行境內證券投資的資產配置應當符合以下要求:在獲批的投資額度內,不超過募集規模20%的資金投資于股票及股票類基金,不少于募集規模80%的資金投資于固定收益證券,包括各類債券及固定收益類基金。也就是說,債券投資將占RQFII的“大頭”。
一位證券公司固定收益部的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RQFII開展境內證券投資業務標志著中國開始放寬對離岸人民幣資金回流境內進行證券投資的限制,這是人民幣國際使用戰略進程中的重要一步,雖然在投資額度、投資者資格和投資產品等方面均設限制。
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這18家RQFII被批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從其資金量上來說不會給這個市場帶來什么影響,因為中國債券市場有20多萬億的大盤子。”但是他稱,現在有很多國外的央行也被批準進入這個市場,對這個市場的發展無疑是有好處的。同時,RQFII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更重大的意義應該在于離岸人民幣的回流方面。
“逐漸長大”
雖然市場對其期盼已久,但是,RQFII產品在香港發行時反應未有預想的那么熱。據了解,只有少數RQFII產品獲足額認購。香港證監會日前發布最新一季的季度報告表示,目前在香港發行的RQFII產品遭到市場冷遇,2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額度開賣至今只賣出半數,部分基金被迫延長認購期。
但是,對于初生的RQFII來說,這一切似乎是“成長的煩惱”。
回頭看一下,RQFII的成長過程已經非?焖。
2011年8月17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稱,將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起步金額為200億元。
時間相隔不到5個月,2012年1月,匯添富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發行的第一只RQFII產品便呱呱落地。
瑞銀集團董事總經理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RQFII的試點推出雖然額度有限,但它的作用不僅是有助于形成多層次的人民幣回流機制, 也會完善中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人多元化的發展。作為打拼于中國資本市場多年的人士,她認為RQFII的推出,主觀為人民幣回流,客觀上將給中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建設添磚加瓦。
推薦閱讀
雖然從近期需求看,原油的基本面形勢并不太樂觀,但是伊朗危機導致的原油憂慮,目前正在加重。不少分析機構稱,不排除原油價格被推升到更高價位的可能。 美國石油協會(API)本周二公布的周度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當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18家RQFII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市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8/3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