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在TD-SCDMA發力較晚而導致市場份額差強人意不同,在TD-LTE上,愛立信(微博)正翹首期待不一樣的結局。在當前業內最受關注的TD-LTE規模試驗第二階段測試中,愛立信于2月17日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TD工作組確認,第一個通過了TD-LTE第二階段室內測試和順義小規模外場測試,成為率先進入第二階段大規模外場測試的系統廠商。盡管愛立信在全球FDD LTE的商業部署中持續大幅領先,在國際市場TD-LTE的競爭中也屢有斬獲,然而,愛立信在中國TD-LTE的競賽中卻并不敢放松。面對國內廠商在TD-SCDMA向TD-LTE演進的既有優勢,愛立信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改寫市場格局,還需要找到切入點。
率先進入第二階段測試
“愛立信第一個通過第二階段室內測試和小規模外場測試對產業界很多人來說是令人驚訝的一件事,但如果了解了愛立信對TD-LTE產品研發的持續投入和深厚的LTE技術儲備,就不會覺得特別奇怪。這是我們致力于推動TD-LTE,及其與FDD LTE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愛立信中國及東北亞區產品管理部無線產品專家陳明博士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在做TD-LTE產品時,首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愛立信全球LTE研發體系、產品架構、商業部署和應用方面獲得的成功經驗。其次針對TD-LTE與FDD LTE的不同,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和針對性研究,在包括第二階段測試重點的R9(TM8)算法在內的核心技術上,我們解決了一些基礎問題,取得了一些突破。”
“例如,在中國移動(微博)TD-LTE 8天線解決方案中,愛立信提出了基于FAD寬頻天線的增強型的公共控制信道算法,與較早提出的類似TD-SCDMA系統的公共控制信道算法相比,該算法在性能上有大幅度提升,使得TD-LTE在同頻組網條件下的覆蓋能力顯著增強。”陳明說,“這一點也得到中國移動集團和中國移動研究院的認可,并將FAD天線和該算法列為TD-LTE部署的必選項。這是愛立信對整個TD產業做出的一些原創性和基礎性貢獻。”
談到第二階段測試,陳明告訴記者,此階段測試核心內容除R9外,還有多模終端的互操作,現階段主要是TD-SCDMA與TD-LTE雙模終端的互操作。“根據終端芯片發展現狀,現在有兩種多模終端解決方案,一種是雙芯片終端,一種是單芯片終端,目前只有少數公司能夠提供單芯片多模終端。我們預計下一階段的互操作測試以雙芯片測試終端為主。”陳明說,“當然為了滿足TD-LTE未來商業部署的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國移動指出希望加快TD-LTE與GSM的互操作測試,這一工作也在積極開展。”
“深圳的TD-LTE網絡在工業和信息化部6城市測試網絡中比較特殊。由于愛立信和友商的網絡有連接區域,我們認為,深圳的場景適宜做多廠商間TD-LTE移動性的測試,即測試一個終端在兩個不同廠商的網絡間漫游時業務的連續性。”陳明說。目前,愛立信正與深圳移動合作,為第二階段測試做有關系統升級工作。第二階段的測試任務,需要在4月30日前完成。
以共平臺降低成本
愛立信對TD-LTE的布局可以追溯到TD-LTE標準剛剛形成之時。以中國移動為核心,包括愛立信在內的主流企業共同推動了TD-LTE與FDD LTE的融合發展。“LTE FDD與TD-LTE共平臺發展是愛立信貫穿始終的基本思路。”陳明說,“對TD-LTE產業發展的現實好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可以迅速縮小TD-LTE與FDD LTE商用產品的差距,尤其是主要性能、產品成熟度和穩定性上的差距。其次可以與FDD LTE共享產業鏈,加速TD-LTE產業的成熟,降低包括中國TD市場在內的全球TD-LTE商業部署的成本,有利于TD-LTE的全球推廣。”
愛立信在LTE FDD上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訂單,在巴塞羅那剛剛結束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愛立信CEO衛翰思表示,在全球LTE市場份額上,全球LTE網絡已覆蓋近3億人口,其中超過60%的用戶由愛立信設備覆蓋。
“我們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移動在TD-LTE國際推廣上有著共識,即TD-LTE與FDD LTE共平臺發展是TD-LTE國際推廣成功的要素之一。”陳明說,“如果TD-LTE產業鏈不能和FDD LTE融合發展,TD-LTE商用部署的總體成本就會大大上升,TD-LTE的國際吸引力也就會大打折扣。”
3GPP TD-LTE和FDD LTE標準的融合,為兩者產業鏈的融合奠定了基礎。TD-LTE與FDD LTE共平臺發展,也是大勢所趨。“盡管最終的價格受軟件、硬件及其他商務等諸多因素影響,但從規模效益的角度出發,共平臺發展無疑有利于降低產品成本。業界廠商中只要有FDD和TDD兩個產品,最終都會呈現融合發展的態勢。”陳明補充說。
目前愛立信在TD-LTE測試網中提供的就是其已經在全球FDD上得到大規模商用的共平臺產品RBS6000。談到對中國移動擴大規模的網絡測試和今后的預商用、商用供貨問題,陳明說:“我們在FDD LTE上的交貨量已經非常大,所以對TD-LTE的批量供貨并無壓力,但其中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頻譜,希望政府相關機構的頻譜規劃盡早出臺,我們才能更好地做好產品研發和供貨準備。”
應對平滑升級挑戰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愛立信面臨的挑戰。一種觀點認為TD-SCDMA是TD-LTE發展的當然基礎,國內廠商也在進一步完善TD-SCDMA向TD-LTE的升級方案。中國移動近30萬的TD-SCDMA基站對承建企業來說,意味著在既有系統上做升級的優勢。因此TD-LTE的市場已被瓜分一空。
“對這一觀點我們持保留態度。首先我們理解這一演進在原有F頻段部署TD-LTE的可行性。但是我們認為向TD-LTE的演進方案并非只有一種。”陳明說,“事實上,據我們了解中國移動的TD-SCDMA站址大多數都是和GSM共站址。因此,愛立信完全可以利用現有GSM站址,提供基于RBS6000多標準平臺向TD-LTE平滑演進的方案。”對愛立信來說,TD-LTE市場的機遇就在這些優勢的此消彼長中出現,從站址資源更為豐富的GSM看,這為愛立信提供了市場切口,也為TD-LTE的部署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選擇。
“TD-LTE未來預商用或者商用網絡的站址建設和天面建設是影響工程難易、建設成本和工程進度的兩個重要因素。”陳明告訴記者。在站址建設上,愛立信建議采取共站址建設。“對于中國移動,我們建議TD-LTE既可以與TD-SCDMA共站址,也可以與GSM共站址,后者的好處是有更多的站址資源,建站靈活性更大。”陳明說,“據我們分析,這兩種共站方式與新建站址相比都可以節省TD-LTE建站成本的70%左右。”
在天面選擇上,與TD-SCDMA不同,TD-LTE不僅有8天線方案,同時有2天線方案。兩者在規模試驗一階段被證明均可實現同頻組網。“我們對2天線和8天線做了很多對比測試和建網分析,兩種天線方案各有優勢,互相補充。”陳明說,“我們基于GSM站址,對兩種天線建設方案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已經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完全可以滿足降低成本、快速部署的要求。”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9日早間消息,巴西司法部周四表示,如果谷歌(微博)不能在10天之內就其新隱私政策給出令人滿意的答復,他們就將正式對其發起調查。 巴西司法部表示,他們對谷歌質疑的重點在于,谷歌在起草新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愛立信率先表態稱對TD-LTE有信心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9/3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