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 Sander之后再也沒有什么可以入眼的時裝秀了!這是一個真實的夢境……一個令你重新發現時尚熱情的動人瞬間。”
2月25日, Jil Sander 2012 秋冬女裝秀結束兩小時后,一位法國時裝公司CEO滿懷激情地發出了上述郵件。同晚,一位意大利時裝公司CEO表示自己和女兒均是Jil Sander創意總監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的鐵桿粉絲。
可是,就在Jil Sander女裝秀揭幕前的數小時,這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被“毫不留情地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創始者吉爾·桑達本人。顯然,這對業界頗為看好的黃金搭檔沒能邁過“七年之癢”這道坎。不少人都在為西蒙斯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鳴不平,然而真正的隱憂卻來自于強勢品牌和殘酷競爭下日益萎縮的“設計師文化”。
44歲的西蒙斯如今成了一名賦閑在家的“待業中年”,盡管在過去7年中,他被公認為引領亮色調風潮,同時為經典時裝造型注入新元素的標桿人物。通俗地說,西蒙斯之于時裝界,正如丹尼爾·戴·劉易斯之于好萊塢。在他的Jil Sander謝幕秀上,充滿前瞻性和現代感的女裝設計引發全場熱烈掌聲,激動的觀眾甚至涌上T臺向設計師致意。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面。”《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凱西·霍琳無不驚嘆地寫道。每個人都在期待西蒙斯的下一場演出。據說,Dior已向他拋出了繡球。也有人預測他將自立門戶,專注于打造Antwerp等自主品牌。無論結局如何,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西蒙斯的“好萊塢童話”已走到了尾聲。
或許,這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1968年,Paris House的創始人克里斯托巴爾·巴倫西亞加宣布退役時,抱怨自己累得像條狗一樣。然而,至少他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設計的風格、走秀的時段、合作的對象或高級定制的客戶。如今,最大牌的設計師亦不過是在為大型奢侈品集團“作嫁衣”,譬如PPR旗下品牌Balenciaga的設計總監尼古拉斯·切斯科爾、Louis Vuitton的首席設計師馬克·雅各布斯等等。因反猶言論被炒魷魚的Dior前設計總監約翰·加利亞諾表示工作壓力是導致其行為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確,如今設計師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從初次交貨到時裝秀,從禮服到配飾,都得一手包辦,還得周旋于紅毯明星、時尚雜志編輯等各色人等之間,他們的地位卻變得越來越尷尬,更多時候僅是作為品牌的附屬品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更糟的是,他們還得絞盡腦汁費盡口舌,說服公司CEO采納自己的創意,盡管后者對時裝設計往往是一竅不通。
在十年前,這一切幾乎是不可想象的。時裝設計師不僅可與當代藝術家及建筑師平起平坐,并且也樂于與后者相互“切磋”。譬如設計師川久保玲與美國攝影師辛迪·舍曼合作創意廣告,繆西婭·普拉達與荷蘭建筑師庫哈斯聯手打造門店新概念,馬克·雅各布斯與日本畫家村上隆共同推出新款手袋……
時尚從來就是一個血腥游戲。然而,目睹時尚設計師淪為幾大奢侈品牌逐鹿巴黎的棋子,難免令人心中不是滋味兒。一個最新的消息是,斯特凡諾·皮拉蒂于3月5日正式辭去Saint Laurent創意總監一職,接任者是YSL和Dior的前男裝設計師赫迪·蘇萊曼,這對Saint Laurent所屬的PPR集團來說,的確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對蘇萊曼的前老板、LVMH集團總裁伯納德·阿爾諾而言,卻不啻于多了一根眼中刺。時尚,你的名字不再是“夢幻”。
推薦閱讀
[ 這種在國外流行的酒店與藝術相結合的營銷模式,正在國內開始滋長 ] 除了居住,酒店或許還可以帶給我們另外一種服務:它可能成為審美的殿堂。譬如像走進一家美術館,卻在曲線的落地不銹鋼雕塑前完成入住登記;循著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設計師文化之沒落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9/3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