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從國外度假回上海,我們帶著各種鍋具和各類農產品,坐頭等艙的位置,和周圍的西裝革履的商務精英們形成了鮮明反差” ]
“即使是在國外悠閑度假,回家的念頭也會在我的心里像野草一樣瘋長起來。”今年春節,哦紗玳家居品牌創始人、設計師戴娣和先生在法國、西班牙轉悠了一個多月,才回到上海的家中。
這套市中心的公寓位于高層建筑的頂層,全然聽不見馬路的喧囂。每層兩戶的格局,到了頂樓就變成了一個大露臺和一戶公寓。當時,戴娣和她的法國先生選中這套寓所,便是看中了其鬧中取靜。他們在露臺擺上喝咖啡的桌椅和遮陽傘,風和日麗的時候,就坐在這里,一邊享受下午茶,一邊眺望城市風景。相比之下,那些自詡環境優雅的咖啡館,在戴娣看來倒有些喧鬧。
“雖然我是設計師,會對家居的審美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讓自己在家里過得安靜、舒服,才是第一原則。”崇尚極簡主義的戴娣,用線條簡練的家具,以及黑、白、木色三種顏色,在家中成功制造出了她想要的那種“氣場”,也讓她“吃貨”和“宅女”的名聲在圈內流傳開來。
藝術派“吃貨”
為什么會傳出“吃貨”的外號,一進入戴娣的家,你一眼就能了然其中緣由。整套公寓中,空間最為開闊的非廚房莫屬,墻壁上掛著一幅法國當代藝術家的真跡,烹飪臺和餐桌在碩大的三角鋼琴形臺面上連為一體。
“我們當時在家具商店里,對‘鋼琴’一見鐘情。因為它用一種很優雅的弧度,把‘廚師’和‘吃客’聚攏到了一起,卻又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戴娣的法國先生做得一手好菜,法式大餐、甜點、西班牙海鮮飯都不在話下。每天晚上,先生在料理臺前做著美味大菜,戴娣則坐在“鋼琴”的一側,興致勃勃地觀看先生手法嫻熟的“料理秀”,和他講講身邊有趣的人和事,有時站起身來幫他打打下手。這種相敬如賓的夫妻關系,讓戴娣倍感溫心。
戴娣的很多朋友一直覬覦她家的料理,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人來“蹭飯”。大家一起坐在“鋼琴”前和“大廚”說笑,等著美味上桌。“我很排斥那種廚房和餐桌分開來的感覺,讓人覺得等吃飯很尷尬,也沒有感情交流。”不過,當時把這架“鋼琴”抬上來,也頗費周折。“貨梯放不下這架‘鋼琴’,搬運工說只能把‘鋼琴’分割后運上來,然后再想辦法把木料拼回原來的樣子。”但出于設計師對材料的敏感,戴娣一眼就看出,這些木料分割后拼接會留下深深的合縫,即使重刷好幾層漆,還是會露出痕跡。“如果這樣做,整個料理臺的視覺效果會大打折扣。”在戴娣的堅持下,搬運工只能靠著人力從樓梯上把整架“鋼琴”搬上了二十多層。
除了“鋼琴”之外,戴娣的廚房幾乎找不到其他曲線。然而,就在那些看似簡單的白色組合櫥柜之中,卻隱藏著關于美味的秘密。韓國的石鍋、西班牙平底鍋、晶瑩剔透的北歐玻璃湯鍋,都在櫥柜里各就其位。“我和先生做飯,對廚具極為講究,做一個國家的料理,一定要用當地的特色廚具,這樣做出的飯菜才會讓我們覺得有感覺。”
拉開櫥柜的一格一格抽屜,各類碗碟、杯子、餐墊琳瑯滿目。“這也是我們去各國旅行的時候在各種不知名的小店挑選的,每一件小東西都有讓我凝視許久的魅力。”戴娣隨手拿起一個水杯,這是她從英國一家設計師小店中帶回來的,乍看雖然很普通,但是杯口和杯底的曲線弧度,上釉后再打磨出肌理的手法,都相當少見,讓戴娣“狠心”掏出身上最后一點零錢將其買下。
冰箱一旁的櫥柜抽屜里,各種小瓶子也藏著戴娣家美味料理的秘密武器。“這是我先生的領地。”香草干,只要放一點,就能讓整道菜香氣四溢。西班牙紅花,小點心的好搭檔。還有一些是戴娣叫不出名字,她的先生卻惜如珍寶的調料。“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每次我和先生從國外度假回上海,我們帶著各種鍋具和各類農產品,坐頭等艙的位置,和周圍的西裝革履、從配飾到發型都一絲不茍的商務精英們形成了很鮮明的反差。”
設計派“宅女”
戴娣的公寓面積很大,除了廚房、露臺外,還有洗衣房、客廳、主臥、兩間客臥,房間的分布格局,是她的好友、設計師呂永中根據夫妻倆的生活習慣設計的。而這些分割后的建筑空間,也給了作為設計師的戴娣很大的發揮空間。
“和其他設計師一樣,我也會把自己的理念、喜好注入到這個空間之中。”戴娣曾經一度對日本古典設計非常著迷。她就仿照日本傳統的榻榻米設計布置了其中一間客房:黑色移門、古樸的蒲席和紙燈,這些日本家庭傳統家具一應俱全。“如果設計師要研究某一種設計文化,最好自己先制造出這樣一個空間,然后去體驗,這種收獲和看看書、看看展覽完全不能相比。”當然,主臥衛生間里安裝日本進口的石頭浴缸,則完全出于舒適的考慮。“我先生特別喜歡那套浴缸,因為它的高度和線條讓人感覺舒服,我們擔心在其他地方買不到,就花了一點代價,從日本帶回來了。”
每年要出國看展的戴娣,也會把展覽上的心儀之物帶回家來。客廳里的吊燈、沙發后的原木大餐桌,都是在展覽上“相中”的。媒體發掘新品的速度,往往要比戴娣慢上半拍。戴娣客廳里的燈是一位英國設計師的手筆,當時她在英國某展覽上買下時,設計師和他的作品寂寂無聞。半年之后,這盞由多個黑色小燈罩組成的吊燈,才多次登上設計刊物。“餐桌是一位臺灣設計師的作品,幸虧我在展覽上當機立斷買了,因為后來我再遇到這位設計師,他告訴我,只做了兩張這樣的桌子。而且之后,他也沒有設計過桌子這種家具。”這位臺灣設計師還特意跑到戴娣家去觀賞他的杰作。
沙發上的靠墊則是戴娣自己的作品。“其實,我的設計還挺自我的,就是為了能讓人們在家里‘宅’得舒服。”恰恰是因為待在家里太舒適了,戴娣平時多數時間都待在家里,推掉了很多應酬。“我不是一個喜歡在外漂泊的人,我總是想回家。回了家,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也就不想出來。因為家里什么都有了。”
推薦閱讀
在夜深人靜時,氣運丹田、潑墨揮筆,幾乎是陳燕飛每天的必修課,似乎也為化解日間工作的紛繁。在位于常熟路的璞素家居藝術館里,當參觀者花上數小時悠然品茶、賞瓷時,陳燕飛已經完成一堆工作:給員工開完會、接受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味關系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9/3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