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研制陀飛輪機芯、航天機芯,創新研發太空強化鈦等腕表新材質,舉辦手表設計大賽,創意腕表設計和工藝……來自深圳的飛亞達的成功和不斷創新大家有目共睹。結束早些年為西方腕表品牌代工的歷史,專注打造自己的腕表與品牌,這個創建僅二十幾年的年輕企業,自去年起成為唯一躋身巴塞爾一號館的中國名字。
產品從幾百元一枚的石英表,到36萬元人民幣的玫瑰金方形陀飛輪腕表,在被動輒擁有百年歷史、入門表款售價都在五位數以上的歐洲主流制表品牌雄霸的國際國內市場上,飛亞達是如何頂著“中國制造”的帽子,以“中國創造”來贏得與它的努力相匹配的訂單和聲譽?
加入飛亞達已十四年、飛亞達表全球CEO杜熙為此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21世紀》:飛亞達作為境內唯一一家表業上市公司,可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表”的形象。可否介紹一下飛亞達現在對腕表生產流程的整合情況,有沒有百分百完全自制的手表?
杜熙:腕表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行業,各種零部件都有專業的制造商,很少有品牌會全部零件自制,但對關鍵部件(如機芯)和材料,很多優秀品牌還是會通過自主研制來確保品質和獨特性,這往往也是品牌形象的重要標志。我們首枚自主研發的計時機械機芯,就是運用在“神舟七號”航天員太空行走時所佩戴的航天表上。目前飛亞達研發的機芯主要用于高端和獨特概念的產品系列,比如航天系列、陀飛輪腕表和征戰“達喀爾拉力賽”的極限系列腕表等,隨著我們對制表技藝的鉆研,也會持續加大對自主機芯的研發。
《21世紀》:飛亞達的成功和不斷創新大家有目共睹。客觀而言,您覺得現在飛亞達和國際一線大牌的差距,會體現在哪些方面?
杜熙:現階段,飛亞達已在中高端手表市場中擁有良好的品牌認知和市場表現。但這個品牌還很年輕,在高端制表技術、品牌文化的積淀和傳播上,還需繼續探索。此外,在逐步形成獨特品牌內涵的同時,飛亞達也正在持續拓展國際市場。
《21世紀》:您覺得飛亞達如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杜熙:兩個方面,一個是以機芯研發制造為代表的核心技術能力;一個是國內消費者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自信心的提升。
《21世紀》:飛亞達這次巴塞爾推出的琺瑯表中,充滿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這是不是飛亞達在除了“航天表”等高科技前衛元素以外,另一個方向上的探索?
杜熙:“航天表”的確是我們制表工藝和品牌追求的一種表達,而除此之外,我們也注重對生活方式的演繹。比如市場表現良好的“攝影師”系列,運用了源自復古相機的設計靈感談到傳統文化。今后的產品,特別是高端產品,我們依然會從那些經典文化中去汲取靈感和養分,但并不會刻意去弘揚和傳播。飛亞達總體品牌調性是偏時尚的,而不是偏傳統的。
《21世紀》:現在飛亞達所有產品里,售價最高的是哪一款?除了陀飛輪以外,對于三問等復雜功能,飛亞達是否有研發計劃?
杜熙:目前最貴的一款是“memory”玫瑰金方形陀飛輪腕表,屬于特別定制款式,售價人民幣368000元。隨著飛亞達對制表技藝的探索,我們不排除對三問等復雜功能的研發,但可能不在最近的發展規劃中。
《21世紀》:飛亞達官方網站,和在淘寶天貓有自己的在線商店,在線銷售現在占到整個的比例是多少?您對在線購表的前景如何看?
杜熙:在線銷售目前占整體銷售的比例不到10%,但增長十分迅速,幾乎所有飛亞達的表款都可以在線上購買。我們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一是線上購買的顧客非常年輕,明顯低過線下顧客;另一個特點是,線上銷售的均價并不低,甚至還超過了線下,不少高端表款也通過線上(包括拍賣會)成功售出,反映出網絡消費者越來越強的消費自信心。各個檔次、各個品牌的對在線銷售的適應情況也不盡相同。我覺得長時間內,高端奢華手表品牌的銷售和形象建設主要還是會依托傳統渠道,對線上銷售的判斷可能就會謹慎得多。
推薦閱讀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柴新建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今年特別關注新一輪增長過程中的保障房建設,希望“家電行業抓住這個機會,能夠讓保障房的受益者在有房子住的同時,也得到基本的家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尋找品牌調性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2/3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