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拋出“新四萬億”議案,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備受關注。
3月10日,王填說,“國家一直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張牌中間選,我認為應該再增加一張消費政策牌,應實行積極的消費政策”。王填建議,用兩年國企利潤向全民分紅,發放四萬億消費券。
談到“零供關系”話題時,王填稱,“推高物價的所謂推手一棍子打到了商家身上,不能做這種有罪推論。零售行業凈利潤在兩到三個點,上市公司制造業的凈利潤有十幾個點。整個商業經濟流轉的鏈條上面,到底誰更應該讓步?”
5天前,步步高(002251.SZ)公布的2011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4.39億元,同比增長24.6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52.2%,凈利潤率為3%。
零售商推高物價?
《21世紀》: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兩會提案中要求控制零售商亂收費,有聲音將零售商稱為“物價上漲的推手”,你如何看待?
王填:我在各種場合發言都一直堅持一個態度:規范是好事,但是不能有罪推論,“擾亂市場秩序、抬高物價”這樣的說法,言重了。
商品流通過程當中,很多行為和服務是增值的,因此,收費應該得到交易雙方理解和認可。現在零供關系分兩部分,一是商品買賣關系,另一個是由于現代零售在售賣過程中,我們通過有創意的贏銷和陳列,這個是商家提供的增值服務,我們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個供應廠商也認可。
《21世紀》:有供應商聲稱的40%利潤被零售商拿走,如何解讀?
王填:有報道中選取了薯片這種商品:比如,供應商送10萬元貨給商家,該供應商為了能夠做到百萬元的生意要做宣傳推廣,跟零售商允諾出4.5萬元的營銷費用,3個月后市場根本不買賬,只銷售了10萬元,但是營銷費用已經投下去了,零售商家看到該品牌確實不受歡迎,要求供應商退出流通體系。最終,供應商就認為零售商收了45%進場費。
這種說法是對營銷費用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營銷費用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但是,市場不買賬,這個不能算到零售商頭上。
《21世紀》:零售商收費的交易規則是如何形成的?
王填:1998年的時候,國家稅務總局對沃爾瑪和家樂福有個批復,允許價外費用(包括推廣費用、宣傳費用等)收取5%營業稅,國內商家經過多次的交涉也希望一視同仁,于是,國家稅務總局最終發文,全國所有商家都能享受優惠后的5%標準。
舉例來說,銷售端賣1塊錢的商品可能有5分錢來自價外費用,現在國內商品價格中大概包含5%-8%價外費用,外資比例大概在10%。這個稅收優惠政策,實際上對零售商收各種費用起了一個推動作用,但廠家交易價格并沒有影響,國家的稅收也沒有流失。
從國企手中掏出“新四萬億”
《21世紀》:作為民營零售商代表,如何與實力強大的外資競爭對手競爭?
王填:前些年,我們都在跟外資競爭對手學習。但是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零售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如果有足夠的政策力度支持,有足夠的資金、人才等資源的支撐,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占據領先地位。我們采用了從印度引進的專業的團隊,步步高的戰略一直是立足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的消費正在爆發。
《21世紀》:是否看好三四線乃至縣域市場?
王填:我覺得三四縣城市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消費潛力的進一步激發,市場機遇越來越多。我們目前加大了對三四線城市的進駐力度,我們計劃在今明兩年內進駐湖南所有的縣級城市,并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進駐江西省70%以上的縣級城市。三四縣城市的商業與一二線城市存在較大的差別,要成功占據這些城市,對零售商有更高的要求,如更嚴格的成本管控、更靈活的營銷手段等等。
調結構的先導性產業
《21世紀》:為何提出用“國企兩年利潤共4萬億”反哺居民消費的計劃?
王填:前一個“四萬億”計劃,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過多沉淀于央企和國企,造成央企國企錢多了,推高了地價和房價、資金市場的市場價格,但實體經濟又資金緊缺。所以,我的議案提出把國企積累的過多的資金還于民間。
《21世紀》:“新四萬億”可行性有多大,會不會進一步推高物價?
王填:在商務部的一個晚餐會議上,我說了“新四萬億”議案以后,有商務部官員說這個意見提得好,是新思維。但也有人說“新四萬億”會不會像上次一樣推動物價?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不存在。這次是雞蛋從這個籃子換到那個籃子,是把銀行存的錢拿出來消費,這個概念可以消化前一個“四萬億”的后遺癥。
國企的利潤是全民的儲蓄。我認為,以消費券的形式直接進入消費領域,而且大部分是進入農村的消費領域,對于改善農村人的生活會起到階段性作用。
《21世紀》:商業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否有變化?
王填:服務業的GDP比重一直在40%左右震蕩,發達國家約在70%。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還是依托服務業,服務業的比重不增加的話,經濟的轉型實現不了。我們希望在轉型過程當中,將商業服務業作為一個調結構的先導性產業。
推薦閱讀
據有關資料顯示,2010 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 4512 億元,較 2009 年增長了 41.4%。電子商務,雖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發展是建立在穩定、夯實的IT基礎應用服務之上。 隨著中國域名行業的不斷發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3/3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