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客已經明確與全球的航空公司同一陣線,并且同時拉攏了歐洲的航空公司和制造企業 ]
最近幾天,一封有包括空中客車公司、法國航空、英國航空、漢莎航空等九家歐洲航企CEO署名的聯名信,被寄給英國首相卡梅隆、法國總理菲永、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西班牙首相拉霍伊等人,一致呼吁各國政府采取行動,避免與那些反對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國家產生愈演愈烈的貿易爭端。
這一行動的導火索,依然是歐盟自年初開始實施的碳排放交易體系(下稱“ETS”),此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政府,已對ETS表明了反對態度。
而在這場反對聲浪中,歐洲的飛機制造商空客公司備受關注,面對歐洲以外尤其是中國潛力巨大的航空市場,空客以“45架本應交付中國但尚未建造的寬體飛機命運堪憂可能為歐洲的就業帶來負面影響”為由,明確與全球的航空公司站在了一起,呼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
訂單擱置?
最近幾天,有關中國的航空公司可能取消價值120億美元空客訂單的說法,開始在全球的航空業界傳開,不過,最初的放話者并不是中國的航空公司,而是可能的“受害方”空中客車及其母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
在上周公布年度業績期間,EADS首席執行官路易·加盧瓦(Louis Gallois)就對當地媒體表示,中國將“擱置”已經與空客達成但尚未獲得監管部門批準的訂單,“我們擔心這場爭端將成為一場商戰。”
加盧瓦口中可能受影響的訂單,主要包括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航空訂購的10架A380訂單和主要由內地三大航訂購的30多架A330訂單。不過,截至目前,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航空公司,都還沒有公開表示要取消這些訂單的計劃。
一家國內航空公司的內部管理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國內購買飛機的流程中,如果是航空公司自行與空客等飛機制造商簽訂的訂單,都需要獲得發改委、民航局方面的批文后才可以接收,而這一批文的獲取時間可長可短。事實上最近一兩年來,政府方面對航企引進新飛機的審批一直控制得比較緊,去年中國民航實際凈增的飛機數,就比年初計劃的要少。
一位行業內人士則對本報指出,按照中國的飛機采購審批流程,中國的確有能力以飛機訂單作為阻止歐盟強行實施ETS的要挾,而這樣的潛在威脅還沒有擺上臺面,就已經由空客方面主動提出,意味著潛在的威脅開始發揮效用。
群起反對
顯然,在歐盟強行實施ETS這一問題上,空客已經明確與全球的航空公司同一陣線,并且同時拉攏了歐洲的航空公司和制造企業。
記者昨天從空客中國公司獲悉,在遞交英法德西政府的聯名信中,包括空客在內的九家航企的CEO就表示,由于各國對歐洲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反對,歐洲航空業及相關產業正在面臨實實在在的報復措施,許多反對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國家正在準備針對歐洲航空公司推出打擊性措施和限制措施,比如針對歐洲航空公司推出特別稅,甚至空中交通限制等措施。
九家企業一致認為,由于其他重要市場繼續反對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這種擱置、取消和懲罰性行動還會不斷加劇。
因此,九家企業呼吁,應盡快舉行歐盟理事會層面的磋商會議,更重要的是與正在采取貿易報復措施的國家展開協商。此外,九家企業的CEO認為,只有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才能解決全球航空業碳排放問題,也只有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框架內才能找到解決方案。
最近,國際民航組織已經專門委派了一個高級別的工作小組,希望在本年末提出一個國際航空業碳排放的全球化解決方案。而據歐盟ETS實施的進度,今年主要是對航空公司在歐盟境內機場起降的碳排放進行監測,正式收費將從2013年春天開始。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3月13日早間消息,Google剛剛將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以下簡稱“DARPA”)主管雷吉納·杜根(Regina Dugan)招致麾下,并任命其為高管。 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杜根在DARPA的理念有些背離傳統:雖然DARP>>>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空客中國訂單“擱置”歐洲航企群起“聲討”歐盟ETS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3/4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