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寶珀推出中華年歷表,融入了很多文化的精髓。中國年歷表運用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計時原理,呈現了中國傳統計時的神秘之美。” ]
在外觀設計與營銷修辭不斷“創新”、讓人目眩的當下,以寶珀為代表的品牌卻不斷表明“向古老傳統致敬”、“回歸經典”的意愿。
與此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場,各個品牌紛紛打起“中國牌”,但在中國元素滿天飛的巴塞爾展會現場,唯有真正把中國古老的計時思維與鐘表機械工藝有機融合的表款,才能收獲令人心折的贊嘆,而非簡單的外觀元素的堆砌。
位于Le Brassus的寶珀制表工坊于2012年推出了全球首款中國年歷表,意在用尖端制表技藝向年代久遠的古老傳統致敬的同時,也為探索中國計時文化與機芯工藝的有機融合提供啟示。3月10日,寶璣(Breguet)、寶珀(Blancpain)、雅克·德羅(Jaquet Droz)三大品牌全球總裁馬克·海耶克(Marc A Hayek)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談道:“中國年歷表用中國幾千年來的計時原理,揭示中國傳統計時的神秘之美。”
第一財經日報:“向傳統致敬”、“回歸經典”等理念在今年的巴塞爾被不斷重申,這是否意味這個行業中有遠見的人,對今天很多無謂創新做出的省思?
海耶克:傳統就是機械工藝的傳統,所謂的外觀的傳統不能算最核心的價值,所以,對我們來說,代表經典的仍是機芯研發的方向。
日報:什么樣的創新是有意義的,哪些創新則毫無價值?
海耶克:我們關注內外兼修的制表工藝。如果沒有外觀的話,機芯的精髓很難有充分的體現。中國的消費者既重視外觀,又重視功能,我們會從消費者那里獲得一些信息,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當然,我們相信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后,一定是那些尊重實用功能的腕表更有價值。
日報:今年的表展讓你興奮的現象是什么?你心儀的表款有哪些?
海耶克:展會給我的信息都是很正面的信息,反映在銷售上的信息也是正面的。具體到表款,今年寶珀推出中華年歷表,融入了很多文化的精髓。中國年歷表運用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計時原理,呈現了中國傳統計時的神秘之美。例如,作為寶珀全日歷腕表中的一項重要計時元素,月相盈虧功能更與中國傳統歷法息息相關,在該款時計的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報:你如何理解“時間”,一枚腕表在哪些方面能讓流逝的時間變得有價值?
海耶克:時間的意義在于熟悉、在于人對事物越來越了解的過程。時間的流逝不可逆轉,一枚做工精良、構造精妙的腕表,會讓人在久久凝視中迷失于工藝之美,越久越能體會時間的美妙。如此,在一段悄然逝去的時間里,因為人對事物透徹地了解,建立了熟悉和默契,時間因此變得有意義。
日報:中國消費者最近十年的消費觀念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要使中國市場更成熟、理性,我們需要強調哪些消費原則?
海耶克:首先要感謝整個中國市場對銷售的貢獻,中國消費者正越來越關注復雜功能的表款,我們必須通過了解客人的變化,來決定我們的變化,品牌要對市場保持敏感。
推薦閱讀
相對于降低奢侈品關稅的呼聲,更多業內人士認為降低高達30%的消費稅顯得更為迫切。 在中國,奢侈品被征收的各種稅收包括進口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還有一些城市的附加稅等。曾擔任萬寶龍(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迷失于時間流逝與技藝精進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4/4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