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傳聞 “跑路”的星晨急便CEO陳平現身,但對于瀕臨破產的星晨急便來說,他的出現也難挽狂瀾。目前,宅急送(微博)聲明與星晨急便“四無”關系,明確表示無意插手相救;鑫飛鴻也以更名之舉與星晨急便劃清界限。
■本報記者 李曉紅
“我并未跑路。”星晨急便CEO陳平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不僅澄清自己并未一走了之,而且表示從未宣布公司破產。
并購失敗導致資金鏈斷裂
“陳平以個人名義和鑫飛鴻合并很不理智。”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鑫飛鴻背負的4000多萬元債務,對一個年輕且資金又不是特別大的快遞公司來說,是沖動的做法。
2011年11月,星晨急便宣布與鑫飛鴻正式合并成立星晨急便·鑫飛鴻公司。當時,陳平看好鑫飛鴻的兩大優勢:一是鑫飛鴻在華南、華東擁有一定的基礎,其快遞在華南地區可以實現“當日達”,在華東地區可以實現“次日達”;一是鑫飛鴻雖然是以加盟為主的快遞企業,但旗下擁有50多個直營的分撥中心,是一塊優良的資產。
然而,并購鑫飛鴻意味著星晨急便要背負鑫飛鴻4000萬元的債務,因而,并沒有獲得董事會的贊同。
“由于董事會不同意我的計劃,而我又非常看好這次合作,于是我就以個人的名義 ‘借’給鑫飛鴻2200萬元,這些錢是我自己的。”陳平說,雙方僅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在法律意義上,兩家公司還是獨立的實體。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星晨急便此次危機的根源,正是由于陳平接受了鑫飛鴻這塊燙手的山芋,加上后來合作并不理想,導致資金的缺口越來越大,資金告急,最終引發了連鎖反應。
“收購鑫飛鴻就是一次賭博,做生意都是這樣。”陳平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星晨急便資金鏈短缺為其經營帶來了致命的硬傷。”高博軒說,作為兩家新型的快遞公司,需要借鑒大快遞公司的經營模式和管理經驗,星晨急便和鑫飛鴻這兩家年輕的快遞企業合并顯然沒有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直言,陳平把星晨急便的核心業務——代收貨款嫁接在鑫飛鴻這支以加盟商為主營模式的隊伍上,本身就錯了。代收貨款就是要直營快遞去做,放給加盟商風險不好控制,弄不好獲得的不是資源,而是風險。”
或難以翻身
“我現在正在找新的投資者和合作者。星晨急便、鑫飛鴻通過這些年的發展畢竟還是建立了良好的快遞運送網絡平臺,這個平臺經過整合,還可以運轉起來。”陳平說。
“陳平的澄清,對星晨急便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高博軒認為,第一,外界對陳平的管理水平和投資理念產生了很大的質疑;第二,星晨急便的資金鏈嚴重缺失,已經不能適應快遞行業特許加盟模式下激烈的同質化競爭;第三,星晨急便管理團隊沒有實戰性的經營管理經驗,嚴重影響到了星辰急便的正常持續經驗。
對星晨急便從頗具名望的全國性快遞公司到成立3年后的倒閉,陳平也坦言,在規模和速度的把控上出現了失誤。
盡管陳平一再聲稱,除關掉的區域業務外,華南區尚在保持運營,華東區下周將重新運作,只是能否繼續以星晨急便的名義推進業務還很難保證。
不過,有業內知情人士表示,陳平的露面是迫于公安及國家郵政局介入的壓力,星晨急便突然“人間蒸發”的做法實在不妥,甚至可以定義“涉嫌欺詐”,因此陳平必須出面澄清,暫時穩定事態。
“星晨急便這一次很難有翻盤的機會。”一位業內人士判斷,這種負面影響必將導致國家郵政局吊銷其營業執照,即便有資金愿意進來,即便陳平東山再起,恐怕也難以保住“星晨急便”的招牌。
事實上,陳平的現身對目前星晨急便的處境并不容樂觀。3月6日,宅急送聲明與星晨急便“四無”關系,明確表示無意插手相救;鑫飛鴻也以更名之舉與星晨急便劃清界限。目前,只有與陳平有股權關系的阿里巴巴(微博)還沒有最終表態。
“陳平此次創業面對如此困境,顯然是他沒有認識到快遞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從一開始不認同特許經營模式到以特許加盟模式創建星晨急便,也顯示出其僥幸的創業心態。”高博軒說,他以個人名義合并鑫飛鴻這個“爛攤子”顯示出其過于個人主義。
徐勇則向本報記者分析,此次事件之后,加盟商是否還相信星晨急便·鑫飛鴻的品牌,是最大問題。
推薦閱讀
盡管不像蘋果、谷歌那樣光彩照人,但剛剛度過百歲生日的IBM仍是整個科技界最巍峨的高山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5日午間消息,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對21家科技公司的專利實力進行了統計,IBM、英特爾和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并購拖垮星晨急便 跑路總裁現身難挽狂瀾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5/4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