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2年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報告稱,目前京津冀地區,一些地區產業結構雷同問題嚴重,一體化進展較慢,河北、天津甚至出現產業分工惡性競爭的情況,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嚴重。京津冀21.61萬平方公里,現有11個機場,邯鄲和邢臺機場甚至只有60公里的距離。
為此,上述報告建議中央政府設定區域協調委員會,由一個副總理掛帥,進而對3地的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協調。京津冀也相應成立區域協調委員會。以避免規劃各自為政,相互惡性競爭的問題發生。
根據了解,目前北京、河北、天津等地方發改委相關部門都有意推動跨區域合作,不過由于這些協調部門僅僅是一個發改委的處級部門,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而此前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京津冀規劃,迄今尚未出臺。
京津冀一體化程度低
根據上述發布的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報告,目前京津冀一體化的程度比較低。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文魁認為,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一體化程度較高,這有點像水墨畫,邊界不是很清楚,這與企業和市場發揮的作用大有關,容易滲透。但是京津冀的確有點像油畫,邊界很清楚。
“行政區劃的色彩濃,滲透得不夠。”他在當日的報告發布會上說。
上述報告認為,從2005年到2010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區域分工有很大的進展。其中京津、京冀區域分工指數上升,反映出兩地區域產業各有差異,分工合作水平有提高。但是天津與河北的產業分工程度惡化。
比如從2005年到2010年,津冀兩地區域產業分工指數的走勢呈現下滑態勢,從0.83下降到0.64,反映出津冀兩地區域產業同構化現象出現惡化趨勢,產業分工水平明顯下降。
事實上,整個京津冀的產業仍存在同質化問題。比如北京提出要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天津要建設“區域金融中心、離岸金融中心”,河北石家莊要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天津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河北也在打造國際物流中心,河北的秦皇島、京唐、黃驊港,與天津港展開了競爭。
至于機場,北京要建新機場。天津在擴建濱海機場。河北在提出要擴建石家莊機場,打造成區域性樞紐機場、北京主要分流機場和備降機場,加快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新機場建設,和邯鄲機場改擴建,謀劃建設滄州、邢臺機場。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專家張智新認為,濱海機場都沒飽和,京津冀的機場建設得這么密,就是重復建設。“其實這些地區之間也就100到200公里的距離,以后通過高鐵或者城鐵都可以串起來,沒必要把機場建得這么密集。”他說。
有趣的是,京津冀地區還出現了一種產業轉移的“高射炮”現象。即北京的一些高科技項目,本來可以在河北周邊落地生產,但是往往到江浙以及深圳廣州等地投產。
據悉,目前京津汽車產業零部件所需要的80%由京津冀以外地區供給,絕大部分來自長三角。比如北京現代汽車與國內40多家配套廠建立了協作關系,20家建在北京,另外20家在上海和江浙,河北沒有一家。
建議成立中央協調機構
上述社科院報告建議,在中央層面建立區域協調委員會,然后在京津冀地區再建立區域協調委員會。在各地區的區域協調委員會下邊,再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由此盡快推進京津冀地區的一體化發展步伐。
張智新指出,其實北京近幾年已經開始在天津、河北走動,希望進行各種合作。不過目前北京發改委下邊的協調部門只是一個處,所發揮的作用不大。
“事實上即使是北京市政府出面,也是難以協調同級部門的,要中央出面才行得通。”他說。
他指出,最好是國務院一位副總理擔任協調委員會的主任,將辦公室掛在國家發改委,起到協調的作用。
根據了解,目前“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打造首都經濟圈,推動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構想。不過截至目前,京津冀的一體化規劃仍未獲得批準。而京津冀之間的很多問題需要盡快協調,否則對三地的發展會產生消極影響。
比如由于協調不充分,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河北與北京有49條公路存在寬度和建設標準不一致的情況,另有19條斷頭路。河北與天津也有23條公里的標準不一致的問題,6條斷頭路。
而三地的發展合作協調如果不盡快做好,可能影響今后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目前,北京處于工業化完成階段,天津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河北處于工業化中期。由于目前北京的工作機會多,河北大量的勞動力在北京務工就業,這使得北京的常住人口(包括務工6個月的外地人員)突破1900萬,提前超過2020年的規劃目標。勞動力人口老化不是很嚴重。但是北京、天津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由于外來人口太多,北京人均水資源只有124立方米,達到歷史極限,與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更是差距甚遠。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張耀軍認為,高端服務業可以留在京津城市地區,一般專業化發展的服務業可以轉到郊區或者河北。同時,一些科技項目可以在河北轉化,這樣豐富和低成本的勞動力,可以發揮優勢。
根據了解,目前由于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一些基層行政級別有很大差異。很多問題,僅僅依靠基層,難以協調解決。河北省希望,中央作為第四方加入進來,對北京、天津、河北三方的一體化協調,起到決定作用。
推薦閱讀
311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國內核電項目審批關閘。新項目審批何時重啟,內陸核電站如何布局?未來核電產業發展規模應做怎樣調整?一系列問題決定核電未來發展節奏和規模。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津冀一體化程度低 社科院建議設協調機構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6/4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