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長期暫停申購的基金轉為開放之外,華夏基金最近的一系列人事調整也令業界矚目。3月2日,華夏基金公告稱,旗下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有所變動。此前1月份,華夏基金陸續公告了5次基金經理調整,這其中有2只基金變動2次。
也就是說,截至目前3個月以內,華夏基金旗下已有9只基金進行了11次人事變動。其中,最有影響的變動莫過于在去年升任為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的劉文動徹底離開了投資崗位,同時卸任華夏盛世、華夏優勢和華夏增長三只基金的基金經理。
目前變動的9只基金均為股票類基金。有消息稱,華夏基金固定收益類的基金也將在下一階段做出一定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華夏基金自2007年合并中信基金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投研體系人事調整。并且,以往華夏的人事調整多是由于公司合并或者基金經理主動離職所致,像這次由管理層主動進行的調整尚屬首次。
此次調整的基金多為此前業績不佳者,華夏基金管理層希望通過調整,改善這些基金的業績。
華夏基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變更屬于正常的業務變動,是基于基金規模變化情況、基金投資管理的效率、基金經理個人發展等多方面綜合考慮。
截至目前,本輪調整中,華夏盛世、華夏優勢、華夏藍籌、華夏行業、華夏全球精選、基金興和、基金興華、中信現金和華夏中小板ETF等9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出現變動。
這其中有多只基金由于業績不佳在過去兩年內規模大幅下滑。其中,從2009年底到2011年底,華夏盛世規模由190億元減少到74億元,華夏紅利由270億元減少到169億元,華夏藍籌核心由166億元減少到81億元,華夏行業精選由128億元減少到62億元。
這幾只基金均屬于較大規模的基金,其規模下滑直接導致了華夏基金規模下滑速度超出行業平均水平。
尤其是華夏盛世基金,是除QDII基金以外,華夏所有的主動管理型的股票類基金中唯一一個累計凈值不足1元的基金。截至目前,其凈值為0.75元。作為華夏基金迄今為止發行的最后一只基金,對華夏基金的投資者傷害遠超其他基金。
這其中雖然有華夏基金整體決策時,在發行時間點選擇上的問題,但獨自掌管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劉文動的管理能力也受到了質疑。數據顯示,2010年年初至今,該基金的業績在同類基金中排在后30位,是華夏旗下所有股票類基金中業績最差者。
同樣由他擔任基金經理的華夏優勢和華夏增長,此前實際上主要由鞏懷志和陳兵等人主要管理。其中,鞏懷志管理的華夏優勢表現較佳,2010年曾排在同類基金的第3位。其規模較2009年底也僅下滑了12%左右。
拋開投資能力不提,劉文動在整個華夏基金的投研體系中發揮了較大作用。目前華夏基金的投研體系中共有兩位副總經理,其中王亞偉專注于投資,對管理不感興趣,劉文動實際上擔任華夏基金投研體系的管理角色。一直以來,他也頗為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認可。
華夏基金也表示,劉文動雖然不再兼任基金經理,但依然負責公司投資研究的管理工作。
推薦閱讀
[ 記者查閱招股說明書發現,開元儀器由家庭直系親屬高度控制,可能存在較大的治理結構隱患。同時,公司發展經歷和業績也存在諸多疑問 ] 一家由家庭親屬高度控股的公司,如果成功上市,則造就一批家庭富豪。長沙開元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夏9基金人事調整劉文動告別投資崗位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9/4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