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歐債危機、全球經濟疲軟,越來越多的國家教育產業收益不斷下滑,不少國家將希望轉向日漸火爆的中國留學市場。
近日,剛在上海結束的國際教育巡回展,有來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百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參展,不少國家的高校明確表達了對中國生源的渴望。在展會上,以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的學校居多,一些法國、德國、意大利等非熱門國家也有不少高校來華招生,很多是首次來華招生。
一家意大利高校副校長直接在展會現場面試。“不需要雅思成績,也不管大學績點。現場面試合格就錄取。”該校的中國地區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目前,不少國家教育產業陷入困境。在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是僅次于礦業的第二大出口部門,其產業規模高達160億澳元(約合170.7億美元),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澳大利亞統計部門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受澳元匯率高企、學費連年增加、澳移民政策收緊等因素影響,一度紅火的國際教育產業面臨生源下降、收入下滑等困境。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發布數據顯示,去年一年,澳大利亞的國際教育產業便受到了33億澳元損失。
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也開始讓高校獲得的政府以及社會補貼減少,于是許多海外高校分別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一廣大市場。
英國當地媒體這樣描述,不少中國學生每年花費高達2萬多英鎊(約合20多萬元人民幣),而一個英國本土的本科生每年只會給大學帶來7000英鎊的收入。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留學生輸出國,留學生占全世界的15.2%。根據官方統計,2011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33.97萬人,同比增19.32%,其中自費留學31.48萬人,占總人數92.7%。根據歐美等國家公布的數據,中國留學生每年學費與生活費的支出普遍在20萬元左右,以此推算,去年我國自費留學生給海外高校新增了629.6億元人民幣的收入。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數據顯示,我國以留學身份出國、正在境外留學者的人數已達127.32萬人,主要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如果以年平均支出20萬元人民幣計算,中國留學生每年給海外高校創造的收入達到了2546.4億元人民幣。
上海外國語大學留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事實上,每年中國留學生學費與生活費之和遠不止20萬元,很多學校研究生、本科大約要30萬元/年,中小學甚至要50萬元/年。高學費并沒有擋住中國家長送孩子出國的步伐,預計今年中國留學生將超過40萬。
這也帶動了國內留學中介機構的發展。一家新成立不久的中小學留學中介機構顧問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共送約380名學生去國外中小學就讀,每人中介費用3萬~4萬元。按此計算,這家僅二十多名員工的中介機構去年收入達到近1500萬元。
新東方(NYSE.EDU)CFO謝東螢介紹,留學咨詢業務成為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2012財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同比增長了90%,今年可能會達到4000萬美元。
不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白章德向記者表示,一部分海外高校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學生,大大降低了入學門檻,而這部分高校中不少實力并不好。而來自中國的自費留學生帶給這些海外高校的經濟效益,才是背后的根本原因。
推薦閱讀
每一個劃時代的科技產品,都有一個永恒的基因——改變人們的生活。1977年,首款成功的個人電腦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1989年,第一款真正的便攜電話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1994年,全球第一款民用數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外高校放低身段“掘金”中國學子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21/4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