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Facebook躋身互聯網巨頭行列,社交網絡的下一個創新方向便如同哥德巴赫猜想般,令人百般著迷。
從最早的留言板、論壇、聊天室、ICQ、QQ,到后來的SNS、微博……互聯網社交網絡的演進就像一幅幅歷史畫面,不同時期由不同的社會化工具所主導。
艾瑞研究表明,在社交網絡的發展過程中,個人越來越突出,過去信息是主題,而如今人更突出,信息定制個性化,更多以人為本,為人服務。
《互聯網周刊》主編姜奇平評論指出,人們往往有一個錯覺,就是以為發現互聯網,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技術化。其實正好相反,借由社會性軟件,互聯網的人文含義是要讓世界變得濕乎乎的,或很俗地說,讓世界充滿愛。姜奇平認為,未來在本質上是濕的,人們在組織之外憑借魅力、感情、緣分、興趣相互吸引組合,成組通訊的社會性軟件(電郵、博客、IM、微博等)是人人聯結的工具。工具的進步,可以有效加強這種聯系。
騰訊剛剛上線內測的QQ圈子被業界觀察人士認為在“以人為本”方向具備很大潛力,有機會成為一種全新的社交方式。
基于信任關系,使用聚合算法為QQ用戶梳理關系鏈,最終形成若干個好友圈子,QQ圈子讓網絡社交從虛擬走向真實。“人脈拓展,以及智能備注,使得騰訊在‘強關系’上又邁進一步”,專欄作者金錯刀表示,QQ圈子通過智能鏈接用戶的二度人脈,使得QQ圈子成為“真實關系的拓展利器”。
樂購網專欄作家黃健認為,QQ圈子代表了一種未來的社交概念,這種基于現實關系鏈的交流將使互聯網越來越真實,對縮短傳統人際關系鏈的長度,進一步壓縮六度空間顯而易見。
Facebook和米蘭大學曾共同宣布,世界上任何兩個獨立的人之間平均所間隔的人數已更新為4.74;來自騰訊數億活躍用戶的相關統計顯示,該社區任意兩位陌生人之間平均所間隔的人數為4.39,即最多通過不到5個人就能夠結識任何一位陌生人。
“通過QQ圈子的智能搜索和匯總,我們也許需要一個,甚至自動就能接觸到潛在好友”,業內人士申音認為,借助云計算,我們可以認識更多的人,進入更多的圈子。互聯網技術通過對個人信息的挖掘整理重構,可以完成從線上到現實的延伸,人性、個性的深度延展。
社會性軟件在其發展過程中,應先為用戶個體創造私人價值,其社會價值稍后自然就會顯現。舍基在其著作《未來是濕的》一書中如是指出。
推薦閱讀
網易科技訊 3月28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Facebook周二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第三份修訂版招股說明書中透露,與雅虎的專利訴訟可能帶來對其業務產生實質性影響的不利結果。 該文件稱,雅虎在3月12日曾起>>>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28/4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