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此一來,就必須進行企業所得稅清算,反而增添更多的稅費開支。
為此,之前已有晶源電子(002049.SZ)、東軟集團(600718.SH)、丹甫股份(002366.SZ)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東進行股權 “清算”,將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企業注銷,同時把所持股份按比例過戶到個人名下,以此規避公司制法人股東在減持套現時的二次征稅。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大小非們的“合理避稅”可謂花招百出。
目前,大宗交易平臺的減稅行為,已形成一條寄生各種蠶食者的利益鏈。其間,除了大小非本身,還盤踞著中間人、稅務籌劃機構、接盤機構、地方政府等眾多分蛋糕者。
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溫州車站大道營業部公開宣傳資料顯示,與多家大小非接手盤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可根據客戶需求選擇減持時機和設計減持方案,可為客戶的減持選擇落地營業部,做好客戶的稅務規劃。
而這還算是比較含蓄的推介,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意向申報信息的備注欄中,可享地稅獎勵、可給中介和股東最低成本出借資金、比現有稅收方案優惠1倍等等一度充斥其中。
由于大宗交易多數以大幅折價的形式成交,2009年以來,涌現了諸如江西鷹潭、新疆烏魯木齊、西藏拉薩等一系列限售股減持避稅大本營,并且湖北、山東、黑龍江、江蘇等地也紛紛加入這一陣營。
而地方稅收返還是所謂減持優惠服務的主要形式,以江西鷹潭市為例,在當地減持可獲得地稅實得金額的80%作為招商引資名義下的獎勵。
推薦閱讀
韓迅 天津高速發展的PE行業,正在陷入一場新亂局。 天津工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天津市累計登記注冊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2396戶,注冊(認繳)資本4409.51億元,注冊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總戶數占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上市公司股東大舉入疆成股權投資企業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29/4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