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的集團去年裁員3萬人創下A股上市公司紀錄后,比亞迪在近期公布的年報中也顯示裁員近2萬人,制造業不約而同開始以裁員的方式來“瘦身”減負,讓人感到陣陣寒意,曾經“再造一個美的”的口號在這場萬人裁員風暴中顯得弱不禁風。
其實,制造業企業極容易在政策刺激或是概念炒作中大規模擴充產能,大肆招攬人馬提升銷售業績。美的是典型的以營銷式為主導的企業,在2007年年底,美的空調便開始推行銷售公司模式且進展順利。隨后,各地銷售公司將冰箱、洗衣機的銷售業務也整合跟進。統一平臺、共享資源之后,美的冰洗業務增長迅猛。隨后,美的小家電業務借鑒大家電的經驗,也推行銷售公司模式。但與一些同行操作模式迥異的是,美的掌控著銷售公司的運營大權,加強對終端的控制。為了提升業績,不少銷售公司采取“人海戰術”大肆招聘銷售人員。從一覽英才網HR發展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熱衷于采用“人海戰術”營銷的家電企業的渠道銷售人員以31%的占比高居家電核心職位榜首。
在“人海戰術”的驅動之下,美的在2011年的中報非常漂亮:美的電器(000527.SZ)發布的201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去年上半年美的電器收入620.37億元,同比增長58.97%。
盡管財報數據令人興奮,但并未考慮到在盲目擴充市場一旦受冷的人力資源管理,事實上,隨著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持續,加上企業用工、用料成本上漲,被制造業視為生命的訂單數量也在下滑,不少中小企業已經出現的停產關門現象。在去年11月份,制造業就已顯示出下滑明顯的趨勢,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去年11月制造業PMI雙雙回落,并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經濟增長放緩趨勢表現明顯。
政策刺激或是概念炒作從宏觀上造成整個行業先揚后抑,產能提前過度釋放。為求企業自保,紛紛開始了轉型收縮,在面對多種轉型方案中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裁員這種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相對于企業短期的效應來看,裁員是企業付出成本代價最小的方式,國內相關勞動法規的不完善也一定程度助長了企業將裁員作為壓縮成本的“殺手锏”,各種因為裁員造成的勞動糾紛也多以不了了之而告終。
制造業企業肆意地擴充或是大量裁減人力資源實際上是透支國內的人口紅利。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來說,裁員不光要面對裁員帶來的員工士氣以及凝聚力的振作,更要面對高額的失業保險費用。TCL在收購阿爾卡特之后,在2006年三季度開始對歐洲業務進行收縮和重組,其中在歐洲共裁員400多人,平均裁員成本超過每人10萬歐元,其高額的賠償令TCL董事長李東生痛心不已,也多次感慨中國整個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國外差異很大。
但在國內,由于大量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存在以及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企業對于裁員的賠償成本幾乎可以忽略掉,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除了被動裁員,制造業的主動離職率也是高居不下。正略鈞策近期發布的服裝行業薪酬報告就顯示“服裝行業2011年員工離職率高達26.6%”,而據正略鈞策商業數據中心分析師郝碧欣介紹,26.6%這個包含主動與被動離職率的數據在全行業內低于制造業企業,制造業企業的離職率要高于26.6%,造成高離職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員工的相關福利待遇比較差。根據一覽英才網HR發展研究院的數據表明,家電行業員工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對于其福利待遇不滿意,以15%的比例與升職可能性太小并列首位。
雖然裁員成了部分制造企業的選擇,但仍有不少企業考慮到留住優秀員工的重要性,也開始調整薪酬的分配模式。例如韜;輴偨诎l布的《2012年最新人力資源趨勢》調研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年度調薪次數增加,很多企業從一次增加為兩次,以期提高普通員工的積極性;用于“非周期性調薪”的預算有所增加,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額外獎勵;更為頻繁地開展與市場標桿企業的薪酬比對,分析并了解自身與標桿之間的差距。以銀行業為例,2012年該行業用于獲得晉升員工的加薪額從原先總調薪預算的2.9%提高到4%。
制造業企業的員工福利相比上述企業相差甚遠,據了解,就在美的當時曝出“裁員門”的同時,“社保門”事件同樣也引起了業內關注,在中山市東鳳鎮的廣東美的環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美的”)員工參保率被爆僅有三成多。按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企業要為一名普通工人繳納社保項目,大致有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4種,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每人每月1100元計算,每月至少要繳納160元;中山美的數千名員工社保被漏繳,意味著該企業逃避應繳納員工社保費用,每年近千萬元。而這種現象,在珠三角的制造業企業內已并不罕見。
國內的制造業企業缺乏長遠的規劃,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退出,不知還有什么可以繼續消耗為保證企業的如此“大躍進”式的發展,然后再以裁員的方式來宣告自己的收縮轉型。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0日上午消息,經濟學家認為,雖然富士康周四宣布將大幅改善用工環境,并有可能推高勞動力價格,但由于該公司在蘋果便攜產品的成本中占據的比例很小,因此不太可能對西方的電子產品價格產生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裁剪”紅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30/4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