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難,從來都是各方熱議的話題,如何看待銀行貸款外的各種融資方式?債券市場應當如何發展,才能更好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未來的金融行業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又應該走向何方?
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在4月2日舉行的“民間金融與銀行業的開放”等各分論壇上,來自中小企業界、銀行界人士等都對此發表了看法。
專家認為,在未來的金融改革進程當中,需要建立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而債券市場要進一步發展,包括推出高收益債券,豐富中小企業融資方式;而各級不同類型投資者市場同樣要建立起來,也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進程需要進一步推進。
建立多層次金融體系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未來金融改革當中,建立多層次金融體系是關鍵,企業融資也需要各種不同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所占份額會下降。而中小企業豐富多彩,需要有各種各樣的資金解決方法,這需要有多種多樣的金融機構。
小額信貸公司有其存在的必要。馬蔚華稱:“比如一個人在暴雨夜晚,要打出租車,一般的出租車計表是不去的,如果比一般價格高兩三倍,可能你會感謝他,小額信貸公司起到銀行起不到的作用。”而未來銀行在金融市場的份額要下降,這標志著中國金融業的進步,像過去80%以上的融資都靠銀行的話,更多風險在銀行,也在國家。
“很多金融機構的職能是現有銀行解決不了的。”馬蔚華還表示,民間借貸有其合理性,比銀行有更多優勢,信息比較對稱,比如地緣人緣等各種關系,而自然人信用比法人信用好,“你能承擔我能給就可以定價了”,這是銀行做不了的,民間借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關鍵是要讓其陽光化,并且可以規范發展。
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則認為,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也沒有人敢把錢存入小銀行,中小型銀行很難辦下去,希望溫州地方金融改革在這方面能夠有所進展。而中國金融體系既要對外開放,也要對內改革;目前中國金融的問題,對內開放不夠,結構不合理,只有大銀行,缺乏小銀行,融資形式單一。
關于溫州的金融改革試點,馬蔚華認為,關鍵是要建立制度規范,如何防范風險都是試驗內容。而如果小額貸款公司都轉型成為銀行,受到的監管將會更加嚴格,因為吸收公眾存款,涉及公眾利益,未必是好事。所以試驗需要多層次市場化,既要滿足企業需求,也要減少公眾承擔的風險。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主管陸挺表示,貸存比的指標對中國的大銀行意義不大,但對中小銀行而言有一定影響,建議監管部門考慮提高中小銀行的貸存比,中小企業也會因此獲得更多資金;另一方面,促進租賃行業的發展對中小企業也有積極意義。
發展債券市場豐富融資渠道
美銀美林中國區行政總裁劉二飛建議,美國過去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時,大力發展了高收益債券(垃圾債券)市場,只要企業有充足利潤,能夠管理好風險,投資人也會愿意接受。對此中國可以考慮借鑒,發展債券融資能夠豐富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這也會和銀行產生一定競爭,促使銀行風險定價能力提高,促進利率市場化進程。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債務、貨幣及商品市場銷售主管王偉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債市發展遇到的瓶頸主要是二級市場的產品需要進一步豐富,投資者對債券保值也有一定需求,比如利率變動導致債券價格變動等等各種風險,這都需要相關衍生產品對沖,這需要在金融創新方面有所推進。劉二飛則稱,目前中國股票市場監管主要在證監會,而債券市場監管者包括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幾個部門,在監管協調方面需要加強。
諾亞(中國)財富管理中心CEO汪靜波則建議,可建立多維度的機構投資市場,高收益(垃圾)債券等各種債券都需要評級,也需要相應能承受風險的投資者;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也要鼓勵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包括私募股權融資等。
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
“利率不市場化,在金融資源就容易錯配。這些年來中小企業、微型企業、民營企業為什么有意見?因為許多很便宜的貸款貸給國有企業,在利率被管制的情況之下,誰拿了貸款就很輕易地占據了金融資源。”保育鈞說。
馬蔚華認為,利率市場化關鍵,是在供需雙方議價中形成雙方都接受的利率結構,而目前銀行體系外的資金價格會反過來影響銀行的存貸利率。
劉二飛表示,中國和美國的問題不同,“美國的危機是因為監管不足,我們是監管過度,美國要加強,我們要放松”。他也建議允許外資銀行進入溫州參與金融試點改革。而目前銀行最高貸款利率可以達到基準利率4倍,超過20%,但目前多數銀行貸款都是基準利率左右,這本質上是因為不知道怎么控制風險。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銀行利潤可能會下滑,需要特別小心。
馬蔚華認為,現在是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很好的時機,中國的銀行貸款上限已經基本市場化,只是剩下貸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依然有限制,但貸款下限已經名存實亡,剩下的是存款上限。
馬蔚華也表示,迎接利率市場化對銀行來說關鍵是要提高風險定價能力。目前銀行對微小企業貸款客戶,依然缺乏控制風險的辦法,成本也比較高。微小企業風險容忍度要比大企業多。比如富國銀行、渣打銀行對小企業貸款上浮利率幅度都比較大,這對風險管理好的銀行可以變成利潤,如果差就可能造成虧損。
他透露,招行的做法借鑒西方銀行,對不同客戶的風險作評級,然后工廠化,批量化審核貸款。招行副行長李浩則稱,對零售存款較多、中小企業客戶占比較高的銀行來說,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沖擊會相對小。
陸挺則認為,利率市場化不能用到溫州或者某一個地方作為試點,需要全國一起進行。“如果溫州存款利率市場化了,全國的存款都會涌到溫州,溫州就成了中國的金融中心!”
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則表示,利率市場化應當要有清晰的時間表和政策指引。
推薦閱讀
低谷中孕育著商機!這是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很多中國企業,在面對走出去的問題時的一種共同感受。 去年以來,歐美經濟陷入低谷,給了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更多走出去的機會,在去年十宗最大的中國企業進行的海外并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推進利率市場化迎來很好時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405/4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