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過程中,上海羅森中方股東百聯一直保持沉默,被指其背后是百聯出售控股權時凈賺了近兩倍,且放由日方管理 ]
經歷了一場沸沸揚揚的老員工“換血”風波后,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羅森”)暫停了“換血”行動。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知情者處獲悉,原本3月份合同到期后或面臨被“換血”的老員工們如今基本都獲得了續約。
整個過程中,上海羅森中方股東百聯一直保持沉默,被指其背后是百聯出售控股權時凈賺了近兩倍,且放由日方管理。
“止血”并擬收購
“當時合同到期不被續約的那些老員工,一部分編制在百聯的回了百聯,一些社會招聘的人士只能自尋出路,在羅森有9年工齡的我在2月底離開時只拿到了5個月的薪水,基本沒有其他賠償。因為日方是以合約到期不續約方式逼老員工離開,所以要爭取賠償十分困難。”剛剛離職的原上海羅森職員吳偉明(化名)依舊頗感郁悶。
不過他可能是近期最后一位離職的上海羅森老員工了。“換血”風波被曝光后,上海羅森高層也曾緊急開會,并向外界表示并非“換血”。經過一個月左右調整后,上述知情者透露,原本今年3月也有一批中方員工合同到期,根據原計劃應該也與吳偉明一樣,以不被續約的方式對待,但如今公司策略有所調整,近期這批合同到期老員工基本都獲得了續約,一度讓員工們人心惶惶的“換血”計劃暫時“止血”了。
風波暫息后,羅森并未停止動作,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上海羅森目前共300多家門店,今年計劃是開設300多家新店,即一年內翻倍擴張。而以獨資形式成立的重慶羅森則計劃今年年底,將門店從現在的35家增至100家,到2015年將達500家。羅森希望未來10年內在華開設店鋪總數達1萬家。
有消息稱,作為“萬店計劃”的重要一步,羅森社長兼首席執行官新浪剛史(Takeshi Niinami)日前表示,該公司正計劃在中國收購至少3家營運商,以作為其海外收購的第一步。新浪剛史沒有明確提及此次收購的具體目標,只表示正在與3至4家伙伴洽談中。其稱公司目前現金約73.5億日元,計劃動用3億日元以作海外收購之用。
盈利和收購難題
記者注意到,在風波中,作為上海羅森的中方股東,百聯一直沉默不語。
“背后有利益牽扯。日本羅森上世紀90年代入華,上海羅森最初日方控股70%,百聯占30%,到2002年,累計虧損9000萬元,平均每年虧損1500萬元,2002年末門店約80家,日方此時信心受挫,百聯出價約2000萬元買下了日方21%股權,即每1%股權95萬元,加上百聯本身30%股權,百聯有51%控股權。”知情者透露,盡管百聯接管后,羅森擴張速度慢于競爭對手,管理也有瑕疵,但比之此前的巨虧已好轉,中方接管第一年就減虧800萬元,之后扭虧為盈,并每年給日方600萬~700萬元技術轉讓費。嘗到“甜頭”后,日方去年又買回控股權,接著“換血”。
不過知情者表示,百聯在風波中一直未吭聲的關鍵原因除了控股權已歸日方外,去年雙方交易時,百聯將36%股權以1億元價格出售給日方,即每1%股權轉讓價約280萬元,百聯每1%股權凈賺約185萬元,凈賺了近兩倍,既是一筆可觀回報,便無需再多言語。
對上述數據,百聯和上海羅森官方皆未給予正面回應。
“上海羅森接下來要面臨的是很大的盈利挑戰,百聯經營期間雖然扭虧為盈,但去年日方接管后,上海羅森新開30多家門店,但也關店30多家,凈增數幾乎為零,且去年虧損了約4000萬元,所以不論日方‘換血’與否,都遭遇極大盈利挑戰。”知情者透露,與其一家家開新店,還不如日方總部出資,在華收購項目,一舉擴大規模。
上海羅森官方并未對收購事件表態。但業界分析,目前華東地區經營得當的無非是快客、良友、全家、7-11、可的、好德等,其中可的、好德、良友、快客是國有背景,且除了良友,都是門店數上千家,要收購并非易事,而全家和7-11更不會輕易被收購,可能喜士多等類型品牌相對易商談,不過喜士多店數不多,以羅森的定位,假如一筆收購都買不到數百家門店的話,則該筆收購的意義不大。
推薦閱讀
在深圳華強北的電子科技大廈,來自湖南的手機批發商人正在一柜臺前選購手機,他看中了一款叫做I Apple的機型,單從外形來看幾乎和iPhone 4s沒有什么區別,開價僅為880元。店主介紹說,除了搭載Android 2.3系統外,甚>>>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409/4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