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十年換八帥的北京華泰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泰”)來說,高管離職早已不是什么新聞。正如上個月剛離開華泰的原常務副總裁兼總經理侯海靖所講, “就當一年演一場電影吧”。
“一個公司老是重復地發生同樣的事情,應該不是個別人的問題。時間會證明一切。我覺得這個企業還是適合自己搞比較好。希望華泰能一路走好。”侯海靖離開時如此寄言老東家。
在華泰汽車頻繁換帥的背后,究竟是因為車市競爭過于激烈,還是企業本身的管理問題?
“事實上,華泰很早就進入SUV的領域了,而且定位很精準,就做越野車。華泰如果抓住了這個機會,做老大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業內評論員孫曉紅表示,事實上,在與現代分手之前,華泰一直孤注一擲,緊隨韓國現代,做“專業的SUV制造企業”,然而,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使得華泰的企業發展戰略難以持續。
華泰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山東榮成汽車改裝廠, 2000年,公司從一汽集團剝離出來,轉而被來自內蒙古的恒通集團絕對控股,成立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此后,以房地產開發起家又從改裝汽車業務賺得第一桶金的恒通集團掌門人張秀根又收購了延邊一家客車制造廠。
2002年7月,韓國現代汽車正式與華泰簽署深度技術合作協議,向華泰輸入新型越野車系和中巴、大巴等車型。讓張秀根始料未及的是,現代與北汽在2002年10月閃電般組建的合資工廠很快在來年開花結果。北京現代的誕生,讓原本一心盼望成為韓國現代在中國的SUV生產基地的華泰現代焦急不已。
2004年張秀根引進曾在三江雷諾和金杯通用屢任高職的李廣凡為華泰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張秀根看重這一位澳大利亞華人更為深厚的國際背景和更強的資本運作能力。上任后,他很快組建張秀根為第一大股東的華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并開始醞釀華泰在香港上市事宜。然而,履職不足一年,李廣凡就悄然離去。而華泰亦開始陷進頻繁換帥的怪圈。
“華泰集團總部與各分公司之間的溝通嚴重滯后,組織系統內各單元互相獨立,而且策劃和執行能力都很弱。關鍵還是張秀根牢牢掌握話語權,上上下下都只能聽董事長的指令行事,職業經理人進去了也很難施展手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界人士指出,華泰汽車在沒有長期戰略指導下,高層管理者變動導致對企業發展理念、產品定位和銷售實現的不同想法,導致中期戰略經常變動,實現短期銷售提升成為唯一目標,失去了網絡建設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合理布局。
推薦閱讀
沃納赫爾佐格變得越來越像從前的阿貝爾費拉拉,阿貝爾費拉拉正變得越來越像從前的沃納赫爾佐格。早在幾年前,資深影迷便已注意到這一不同尋常的變化:陸上行舟的德國狂想家正與嗜殺成性的美國鬼才導演互換角色。 不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泰難逃頻繁換帥宿命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409/4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