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整盤棋中,今日開始的匯率波幅擴大似一步“挺兵”。這一步背后,隱現國際化進程后續布局。
波幅擴大與人民幣國際化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四大改革”,分別是資本項目開放、離岸市場建設、利率與匯率改革。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認為,這四大改革均不應單一來看。
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與資本賬戶開放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不少業內專家昨日紛紛表示,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是為未來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拉開序幕。新華社援引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觀點稱:“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最大好處,不僅在于讓匯率自身發揮調節資源配置的價格杠桿作用,還在于給其他領域的改革松綁。彈性匯率是放松資本項目管制的前提。”
另一方面,資本賬戶開放也是真正意義上匯率自由浮動的前提。瑞穗證券研究團隊此前發布研報認為,只有在資本項目開放下,才能真正地體現貨幣的供求關系,促進貨幣市場價格的形成。因此,從這個維度來看,“擴大波幅只是一個量變,還不是質變,未來需要在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上有進一步的推進。”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
其次,匯率改革與建設離岸人民幣市場方面,瑞穗證券研報稱,這兩者應同時并進。此前人民幣剛性升值預期造成了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存貸款結構的不平衡等問題,因此打破人民幣剛性升值預期,使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有利于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師周浩注意到了近期頻傳的深圳和香港跨境貸款試點。澳新銀行研究認為,官方近期在金融體系改革上舉措頻頻,表明改革的共識已經基本形成,因此,跨境貸款試點很可能成真。
此外,人民幣匯率波幅調整對市場可能產生什么影響?澳新銀行認為,由于第一季度GDP大大低于市場預期,今天市場開市后,人民幣可能出現一定的走貶;波幅調整也可能引發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人民幣的遠期和掉期可能出現明顯的走弱。
企業匯兌風險增大
雖然匯率波幅擴大對人民幣價格更趨向合理來說是件好事,但對那些需要結售匯的外貿企業來說,短期而言卻可能提升匯兌風險。周浩認為,人民幣交易區間擴大,加上中國的貿易順差開始不斷減小,意味著人民幣的單邊升值趨勢可能已經基本結束,未來的一段時間,人民幣雙向波動增強將是大概率事件。
根據細則,今日開始,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提供當日美元最高現匯賣出價和最低現匯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當日中間價的2%。以上周五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6.2879計算,波幅擴大后,日內最高可至6.1621,最低可至6.4136,也就是說,客戶即使在同一日進行銀行結售匯,差價就可達1000點以上。而未來波動擴大后,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終結,累積波動將更加難以預料、幅度更大。
企業有哪些避險選擇?某銀行資金交易中心人士向本報介紹,企業可以適當選擇銀行提供的一些套期保值的業務或衍生產品,如遠期結售匯、貨幣掉期、外匯期權等,以防范匯兌風險。但其中外匯期權的市場風險較大,因此使用面較窄。
其次,澳新銀行預計,波幅擴大也將鼓勵更多的企業在外貿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來降低相應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據透露,央行已決定組織開發獨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以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渠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滿足各主要時區的人民幣業務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推薦閱讀
[ 作為李道濱的新去處,中銀基金是一家典型的銀行系基金。業內人士指出,團隊磨合可能是其首先要直面的問題,而股東方的支持力度,也是李道濱需要考慮的 ] 嘉實基金日前發布公告稱,因個人發展原因,該公司原副總經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416/5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