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全球很多國家央行扎堆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周二(4月17日)加拿大、印度、智利央行,周三(4月18日)為瑞典、土耳其、巴西,而菲律賓央行在周四(4月19日)議息。截至昨日,這些央行中有的已宣布下調利率,還有的維持利率不變。
種種跡象表明,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并未真正向好。通過這些央行議息會后的表態來看,似乎正給市場釋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新興國家正接力上輪發達國家的降息風潮,為了刺激經濟,全球央行正在共同唱響貨幣政策寬松的大戲。
本周最早釋放降息的是印度中央儲備銀行(下稱“印度央行”)。4月17日,印度央行宣布下調央行短期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由原來的8.5%降至8%。此前經濟學家曾預測下降幅度為25個基點。印度央行的借款利率將自動從7.5%調降至7%。
印度央行下調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出乎市場預料,因為印度國內的通脹水平盡管有所下降,但仍然維持在高位,3月份公布的CPI數據為6.89%。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比CPI 數據更能牽動印度央行神經的卻是印度的工業狀況。數據顯示,印度2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4.1%,遠低于市場預期的6.7%。加之外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CPI的重要性顯然已降到印度央行的次位考慮。
但在此輪降息的同時,印度央行也表示:“新興市場國家目前相對較高的通脹水平限制了進一步降息的空間。”暗示印度央行可能近期不會再度降息。
本周緊隨其后降息的是巴西央行。當地時間4月18日巴西央行下調基準利率至9%,降息幅度高達75個基點,與市場預期高度相符。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首席經濟學家道爾頓·加迪曼就認為,市場投資者要準備好“上上下下的享受”。
巴西2011年GDP增長2.7%,而這個數據在2010年是7.5%,今年巴西央行設置的目標是4%~4.5%之間,但受制于高利率以及不斷升值的雷亞爾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疲軟成為巴西當局最憂心的問題。
與印度盧比走勢相對較弱不同,巴西貨幣雷亞爾近年來的快速升值也是導致巴西貨幣當局自去年初開始大幅下調基準利率的原因。另外,巴西的通脹水平有所降低,3月份CPI數據為5.2%,雖然與去年相比已大幅放緩,仍高于今年平均4.5%的通脹目標,所以有業內人士分析,此輪降息應該是巴西年內最后一次。
其實,作為新興市場的“老大”,中國已在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先后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近日還表示:“適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逆回購操作、央票等三招,穩步增加流動性供應。”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就分析稱,央行可能于本月下旬出臺降準政策,但不會降息。
推薦閱讀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已進入收尾期,而作為特許金融企業的期貨公司剛開始通過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公示其2011年度的財務信息。這一提高期貨行業透明度的信息披露制度,自去年初開始強制性執行。 而截至昨日,161家期貨公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興市場:接力降息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420/5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