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網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玉柱8月24日在其個人微博上發言,對中國人壽意圖控股民生銀行提出不同意見,認為一旦中國人壽的并購成真,民生銀行將失去民營機制的民生銀行,失去核心競爭力,告別高速成長。盡管這條微博不久以后即已刪去,但由于史玉柱在市場上是一個重要的知名人物,其微博擁有400萬粉絲,因此還是得到了廣泛傳播。隨之,民生銀行股價出現了可觀的上漲,從8月24日到26日的3天里,其H股上升3.9%,A股上升5.2%。照A股價格計算,史玉柱在這3天里的浮盈達到2.362億元。史玉柱的這條微博也被稱為“史上最貴微博”。
史玉柱的這個行為因此而受到多位法律界人士的批評。有律師認為,史玉柱既是上市公司董事,又是二級市場的交易者,他巧妙地通過正話反說,通過反對中國人壽控股來暗示相關信息,這是一種利用雙重身份的擦邊球行為。如果中國人壽沒有并購民生銀行的計劃,則史玉柱的言論是在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證券市場,已經涉嫌違反了證券法的規定;如果史玉柱不能合理解釋其言論,為自己撇清操縱股價的意圖,則其言論已經涉嫌操縱市場,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但是,我們通過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的回顧,卻發現對史玉柱的指責是建立在中國人壽沒有發布有關信息這一基礎上的。但事實上,就在史玉柱發布這條微博的前幾十分鐘,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在中國人壽業績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中國人壽依然看好銀行股,并有意增持民生銀行,民生銀行無論通過股權形式融資,還是采取債務形式,“我們都會提供支持。”
由此可見,史玉柱的這條微博,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事出有因。因此,如果說史玉柱發布的這條微博有違反證券法之嫌,那么,這個帽子同樣可以扣到劉家德的頭上。有證券分析師認為,史玉柱的這條微博引起民生銀行股價大漲,但是,如果這種判斷能夠成立,那更可以認為,是劉家德的講話引起了民生銀行股價大漲。
其實,無論是史玉柱的這條微博,還是劉家德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所涉及的都是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管理的一個難題。中國人壽有意增持民生銀行,但還沒有付諸行動,其公司高管是否可以在業績發布會上將這種意愿向外透露?史玉柱作為民生銀行的大股東,不希望有別的機構進入從而動搖自己在民生銀行的地位,這種想法是否可以隨便向外表示?按照現行市場監管的有關規定來看,似乎都是不可以的,中國人壽只有公布符合證監會規定的格式文本,并且刊登在證監會認可的“信息披露指定報紙”上,才是合法的,對史玉柱也有同樣的要求。但是實際上,現在一些上市公司在發布年報、半年報等業績公告時,通常都同時召開了業績推介的新聞發布會,這在一些大型央企已經成為習慣性動作。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司高管通常都會透露許多并未對外公布的格式文本內記載的信息,比如最近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高管都在其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了他們提高鐵道部信貸利率的消息,而這個重要信息同樣未曾通過信息披露的格式文本公布。
資本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信息市場,因此,市場監管部門一直在努力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管理。但是,此次由史玉柱的這條“最貴微博”引起的風波表明,期望將上市公司的所有信息發布都用一紙格式文本管制起來,是不符合市場現實的。按照現在的制度,無論是中國人壽的高管還是史玉柱,都必須三緘其口,做一個“沉默的人”。但我們必須明白的是,有關人員的閉口,并不表明相關信息不存在,它反而可以因此而成為讓少數人壟斷的內幕信息。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中國人壽高管的表態還是史玉柱的微博,都是在公共場合面對不特定人群所發出的,其實都起到了公開有關信息的作用,投資者可以據此了解到雙方的立場所在,并且對其可能產生于股價的影響作出判斷。反之,如果按照管理者的想法,上市公司的的所有信息都必須以格式文本的形式在“信息披露指定報紙”上刊登,除此之外無論是公司高管還是媒體都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只怕市場信息會處于更隱蔽、更混沌的處境,內幕交易更是會如魚得水,泛濫成災。
推薦閱讀
日前,新浪微博與京東商城合作,推出微購物,引來業界人士圍觀。不過對于微購物,業內看法不一,有說只是正常的廣告合作而已,不過很多人對這個合作形式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認為其是新浪微博加速盈利的一個新手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史玉柱一條微博引發思考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0831/1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