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科技媒體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當下做產品(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是要快速成功的,發布就要聽到喝彩聲,不然很有可能短時間內就看不到了….咂摸了一下,有些道理,這年頭網絡紅人網絡事件層出不窮,產品也可能有類似更新換代的需求吧。
不過,仔細又回味了一下,也不盡然;僅就互聯網產品而言,也有不少產品是歷久彌堅的,無論是google還是facebook,都是有過蟄伏期的——蟄伏的時間長短不一,但是類似color那種未出世就廣受追捧但是卻直接夭折的產品也不少。
又在邁克爾·阿靈頓創辦的TechCrunch,恩,邁克爾·阿靈雖然離開了,但是該科技博客依然是業內最知名的科技站點——跑題了,在TechCrunch今兒一篇文章在國內廣泛流傳《Google+是工具 Facebook是玩具》——
這篇文章不知道是否因為翻譯的原因,感覺又一些怪異。工具還是玩具更多是個人的感受,而不是普遍的認知吧;尤其是對于平臺型產品而言,應該是具有工具和玩具的雙重屬性才能夠受到廣泛歡迎的。如果僅僅是玩具,比如開心網,就很可能短期高峰后墜入低谷。
當然,無論是工具還是玩具,咱們都不能夠正常的訪問,腿腳麻利的翻墻過去還需要精通英語…..不然就會像我這樣,偶爾過去看看還因為不掌握英語而吃不開。
近期網絡業的大事兒,肯定有facebook的f8大會和google+的開放——
1、谷歌宣布Google+開放注冊,并同時發布新的功能,而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也再次現身谷歌社交網絡Google+,發布了數張照片及相關消息。
2、Facebook的F8大會也隨后召開,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發布了全新的Timeline(也譯作時間線)的服務。當然F8上,Facebook還宣布自己的用戶數已經達到8億,其中更令人驚奇的是,在某一天,其當日的用戶數達到了5億…
雖然有評論對于facebook的創新有所質疑,但是從我個人看來,這么大一個平臺的任何新功能的應用都要有相當大的魄力和創新;而google+更是有著整合google諸多服務而被技術人們推崇……
不過,輿論一開始就給予了google+很大的期待…從google+推出的那一刻起,輿論就認為它可能具備挑戰facebook的潛質….于是,google+的任何一個舉措都會讓全球科技界關注,在剛推出的那段時間里,google+幾乎占據了所有科技媒體的重要版面….然后就是一點流量下滑就被認為可能要不成了,有可能被google拋棄云云….
當然,佩奇和布林的真實想法外人無從而知,但是如果google+推出就想很快挑戰facebool的統治地位顯然是不現實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是中國的俗語來著,google+會不會有類似的命運不得而知。
但是,如果google+不能夠堅持的創新和對于用戶體驗的不斷改善,想要挑戰facebook就是異想天開。
當然,說不定google不一定非要google+成為比肩facebook的平臺,就好像微軟的bing也很難超越google一樣,但是有bing在那兒至少可以說明微軟對于互聯網的野心還是有的并且還有相當的競爭力。
沒人能夠判斷google+可以走多遠,但是作為一個創新的社會化網絡產品,google給予了google+足夠的創新和期望——剩下的似乎就是看能夠堅持住以及是否有足夠的運氣了;google+的運營團隊也同樣面對巨大的挑戰。
輿論們應該給google+降降溫,可以重溫下論持久戰;國內有豆瓣網作為持久戰的代表,近期諸多投資人都以成功投資豆瓣為榮散發大量軟文….
論持久戰,對于國內互聯網人可能等不了太久,有不在少數的創業者們都指望著產品很快的被買了或者上市套現——至于長遠,在當下,誰又真的在乎哪?
難道有國外媒體會說,中國一年等于歐美五年,這個東方市場變化太快;唯一不快的可能就是創新能力吧。
推薦閱讀
今年是社交網絡百花齊放的一年,這一年重量級冠軍Facebook受到了來自Google+的強有力挑戰。然而在過去的一周里,隨著訂閱功能的推出和列表功能的大幅改進(類似Google+的圈功能),Facebook的風頭明顯蓋過了一切。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深度分析:google+能顛覆facebook嗎?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0927/1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