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習慣性的點開百度新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蘋果宣布前CEO喬布斯辭世”的新聞,感到無比的震驚。想到前不久才寫的《再見,喬布斯!》,這一次,他真的與我們再見了!正如蘋果官方發布的悼文所稱“蘋果失去了一位有遠見和創意頻出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人類。”,他去世了,但他永遠在我們心中。jobs,一路走好!
正如我在《再見,喬布斯!》一文中所提到的那樣:沒有人有史蒂夫•喬布斯這樣的人生經歷:出生后便被親生父母遺棄。17歲進入REED(里德)大學就讀,但僅6個月后就中途輟學。21歲創立蘋果公司;30歲被趕出自己創立的公司,從而二次創業;1986年,喬布斯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旗下的電腦公司。他把這個電腦動畫工作室命名為Pixar,并與迪斯尼簽署了合作協議。作為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CEO,喬布斯極大促進了電腦制作電影的發展,《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蟲蟲特工隊》以及《怪物公司》都是Pixar的杰作。2006年,迪斯尼以80.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Pixar。喬布斯是迪斯尼的最大股東,并占有該公司董事會的一席。成為影響好萊塢的關鍵人物。10年后重返蘋果,掀起全球數字音樂的時尚浪潮;45歲時便遭遇第一次癌癥,他卻用毅力與病魔作開展著持久的戰爭。
1976年愚人節那天,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Long Wayne)做了一件影響后世的事情:他們三人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公司的名稱由偏愛蘋果的喬布斯一錘定音——稱為蘋果。
以下內容來自網絡《浪潮之巔第三章 “水果”公司的復興 (喬布斯和蘋果公司)》。
1977年1月蘋果公司正式注冊,1980年12月Apple III發布,1983年Lisa數據庫和Apple IIe發布,1984年首臺麥金塔電腦推出……產品的成功推出與業務的快速增長讓蘋果公司開始逐漸擴大,因此喬布斯找來了約翰•斯庫利作為CEO加入了蘋果公司對其進行管理。
加入蘋果之前,斯庫利在百事可樂工作了十幾年,并成功地推廣了百事可樂的品牌。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可口可樂就是比其它的可樂好喝。斯庫利發現大家有先入之見,他采用了雙盲對比評測 — 發給大量測試者兩瓶沒有標簽的可樂。結果更多的人認為百事好喝,斯庫利打贏了市場之戰。喬布斯請他來為蘋果開拓市場,并負責蘋果日常工作,自己則退出第一線專注于麥金托什的技術。如果說斯庫利是統籌全局的宰相,喬布斯則是運籌帷幄的元帥。
喬布斯和斯庫利頭一年合作得很好;第二年,將相就開始失和了。喬布斯和斯庫利之爭持續了一年多,董事會最后站在了斯庫利的一邊。1985年,在一場與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的權力斗爭后,喬布斯離開蘋果公司。
斯庫利在趕走喬布斯以后,讓蘋果順著個人電腦的技術潮流向前飄了七八年。斯庫利很清楚,以蘋果領先的技術,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掙十年錢。他始終致力于開發新產品,努力為公司找新的成長點。但始終不得要領。到后來,不太大的蘋果公司居然有上千個項目,大大小小的各級經理,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到處招兵買馬,上新項目。這些項目中,90% 都是沒用的。事實證明,所有的項目中最后只有蘋果新的操作系統是成功的。就連斯庫利寄予厚望的牛頓PDA 也沒有形成什么氣候。蘋果的股票九十年代開始是上升的,這就是電影中的阿甘覺得持有了蘋果的股票就不用為錢發愁的原因。如果那個電影晚拍幾年,導演就不得不找另一家公司的股票給阿甘了。在斯庫利當政的后期,麥金托什的市場占有率漸漸被微軟擠得越來越小,而攤子卻越鋪越大,蘋果公司開始虧損,斯庫利不得不下臺。斯庫利的兩個繼任者也是回天無力。蘋果被微軟打得一塌糊涂,差點被賣給 IBM 和太陽公司(Sun Microsystems),但這兩公司誰也看不上蘋果這個市場不斷萎縮的 PC 制造商。
1998 年,蘋果走投無路的董事會不得不把他們十三年前趕走的喬布斯請回來,執掌用喬布斯的話說“底下有個大洞的船”。在美國,董事會趕走一個公司創始人的情況雖然不常見,但還是發生過的。但是,再把那個被趕走的創始人請回來執掌公司,不僅以前沒聽說過,以后也很難再有。
蘋果董事會起先對喬布斯的能力也沒譜,便給了他一個臨時 CEO 的職務。喬布斯也不在乎這個,他甚至答應一年只拿一塊錢的工資。畢竟蘋果公司是他的親兒子,只要讓他回蘋果就什么都好說。
喬布斯上臺后推出了一些樣子很酷的 PC 機,那時蘋果機已經比 IBM 兼容機貴了很多,成了高端的產品,用戶主要是很多搞藝術的人—他們很喜歡蘋果優于其它個人電腦的圖形功能——和一些趕時髦的學生和專業人士。喬布斯自己也更像一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嚴謹的工程師。既然蘋果在微機領域已經不可能替代兼容機和微軟的地位了,他干脆往高端發展,講究性能、品味和時尚。慢慢地,蘋果的產品成了時尚的東西。 喬布斯的運氣很好,一上臺就趕上了網絡泡沫時代,那時什么公司的業績都上漲,蘋果也跟著上漲。由于蘋果已經將自己定位在很窄的高端市場,就避免了與微軟、戴爾和惠普的競爭。加上微軟當時正被反壟斷官司搞得焦頭爛額,也無暇顧及蘋果這個小弟弟了。蘋果在喬布斯接手的兩年里恢復得不錯,董事會也在一年后將喬布斯扶正,任命他為正式的 CEO。 好景不長,隨著網絡泡沫的破碎,蘋果公司的發展面臨再次受到阻礙的可能。當然只要它老老實實地固守自己的高端市場,隨著經濟的復蘇,蘋果還會慢慢好起來,成為高端PC的制造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蘋果就不值得我們在此大寫特寫了;而喬布斯也就不是喬布斯了。喬布斯的超人之處在于他善于學習,并且能把得準時代的脈搏。經過十幾年磨練的喬布斯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毛頭小伙子了。他已經認識到了蘋果封閉式的軟硬件,從成本上講,無法和微軟加兼容機競爭,也無法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應用軟件。喬布斯做了兩件事,他在蘋果的微機中逐漸采用了英特爾的通用處理器,同時采用 Free BSD 作新的蘋果操作系統的內核。這樣相對開放的體系使得全社會大量有興趣的開源工程師很容易地為蘋果開發軟件。但是,至關重要的是如何為蘋果找到 PC 以外的成長點,實際上,他已經接受了當年斯庫利的觀點。 斯庫利明白新成長點的重要,但是他沒有找到,蘋果歷任 CEO 都想做這件事而沒有做到的。斯庫利搞的個人助理想法不錯,但是時機不成熟,因為那時無論是手機、電話還是互聯網都沒有發展起來,很少有人愿意花幾百美元買一個無法聯網的高級記事本。因此,這個產品的市場即使存在,也不過是一個很窄的市場,這樣的產品不可能掀起一個潮流。斯庫利的運氣不太好,因為在他執掌蘋果的年代,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還沒有發展起來以前,除了微機的發展形成了一種潮流,沒有別的潮流。雖然蘋果本來有可能成為微機領域的領導者,但它封閉式的做法,使得它戰勝微軟的可能性幾乎是零。喬布斯比較幸運,他再次接掌蘋果時,已經進入了到了網絡泡沫時代。雅虎似乎代表了一種潮流,很多公司在跟隨著雅虎,但事實證明,他們都面對著網絡泡沫而且因此會面臨嚴重的危機。喬布斯在網絡泡沫時代,能高屋建瓴,不去趟互聯網這灘渾水,而是看到了網絡大潮下面真正的金沙。 上個世紀最后的十年,以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一場技術革命開始了。互聯網是信息傳播的渠道,多媒體技術則提供了數字化的信息源。原來的錄音帶和錄像帶很快被激光唱盤和 DVD 代替,隨著聲音和圖像壓縮技術的出現,這些數字化了的音樂和錄像很容易在互聯網上傳播。到九十年代末,互聯網上充斥了各種盜版的音樂和電影。以前,音樂唱盤屬于一個壟斷的暴利行業,這個行業的一位朋友告訴我,音樂 CD 平均一張十美元左右,而除去版稅后的制作成本總共只有十幾美分到幾十美分,視批量而定。現在網上有了不要錢的,音樂下載很快占整個互聯網流量的四分之一,廣大網民一下子學會了聽下載的音樂、看下載的錄像。同時,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小的音樂播放器,但做的都不是很理想。雖然唱片公司集體告贏了幫助提供盜版音樂的 Napster 公司,盜版的音樂和錄像很快從互聯網中消失了。但是,用戶用一個小播放器聽音樂和歌曲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喬布斯看到了兩點最重要的事實,第一,雖然已經有了不少播放器,但是做的都不好,尤其是當音樂數量多了以后,查找和管理都很難。要知道,從一千首歌里面順序找到自己想聽的可能要花幾分鐘時間。另外,要把自己以前買的幾十張 CD 上的歌倒到播放器上更是麻煩;第二,廣大用戶已經習慣戴著耳機從播放器中聽歌而不是隨身帶著便攜的 CD 唱機和幾十張光盤。因此,它不需要花錢和時間培養出一個市場。基于這兩點的考慮,喬布斯決定開發被稱為 iPod 的音樂和錄像播放器。 蘋果公司很好地解決了上面提到的兩個技術問題。他們在播放器上設計了一個用手轉圈劃的音樂查找手段,使用戶可以非常快地找到自己要聽的歌。同時他們設計了一種叫 iTune 的軟件裝在個人電腦上,可以自動地把電腦上和光盤中的歌曲音樂傳到 iPod 中。另外,iPod 的電池一次充電后的可播放的時間高達十個小時,比以往的各種播放器都長得多。同時,蘋果 iPod 的外觀設計非常漂亮,所以,從它在 2001 年一推出來,就很受愛聽音樂的年輕人喜歡。僅一年,iPod 的銷售就突破一億美元。又過了一年多,iPod 的銷售額接近 10 億美元,占公司營業額的 15%。去年,iPod 的銷售額近八十億美元,占整個蘋果收入的四成。蘋果公司的股票從 2003 年的最低點開始,至今已經漲了 20 倍。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浪潮之巔第三章 “水果”公司的復興 (喬布斯和蘋果公司)》。
2011年8月11日,北京時間凌晨4點,對蘋果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間:美股市場,蘋果股價報收363.69美元,市值為3371.7億美元,同時,埃克森美孚股價報收68.03美元,市值為3307.7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正式超過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市值第一。此時,蘋果市值接近微軟(2003億美元)、惠普(728億美元)以及戴爾(293億美元)三家競爭對手市值總和。
Jobs曾經說過: “不要被教條所限,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間,都注定改變世界。這樣的改變應該讓每個鮮活的生命在回首時都發自內心地吶喊:“我曾經來過!”、“我就是傳奇!” “請遵從你內心的聲音,它們已經知道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夢想吧,就像明天不會再到來一樣。在沒有悔恨、沒有重來的生命里,用夢想作為我們抵抗世俗、挑戰平庸、實現“大我”的支點,按自己所“夢”去活,按自己所“想”去做,改變自己,改變他人,改變世界!”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它是喬布斯的內心獨白。
是他,jobs,成就了蘋果帝國,用超乎想象的創造力和控制力成就了“讓蘋果走向神壇”的奇跡。他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和心血打造了一場美的革命、時尚的革命、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革命,他用自己的生命實現了夢想,創造了被世人廣為傳頌的傳奇。
Jobs,他,就是蘋果的帝王!
現在,帝王逝去,去另外一個世界繼續他的輝煌,我們祝他一路走好!
———————————————————————————————————————
布斯的平(資料來源于網絡): 1、個人資料: – 出生日期:1955年2月24日 – 出生地:舊金山 – 全名:Steven Paul Jobs – 養父母: Paul machinist和Clara (Hagopian) Jobs – 親生父母:Joanne Schieble和Abdulfattah Jandali(都是教師) – 婚姻:Laurene (Powell) Jobs (1991年3月18日至今) – 與Laurene的孩子:Eve、Erin和Reed – 與Chrisann Brennan的孩子(非婚生): Lisa Brennan-Jobs (1978年) – 教育程度:1972年俄勒岡州里德學院一學期 – 宗教:禪宗佛教 2、其它情況: – 高中期間,喬布斯請William Hewlett(惠普聯合創始人)提供一些零部件以完成他的手工作業。惠普為喬布斯提供了一個實習機會。 – 在1997年重返蘋果后,喬布斯年薪為1美元。 – 喬布斯追查他的親生父母時發現,他的妹妹是小說家Mona Simpson。 – 喬布斯在高中時見到了日后成為蘋果聯合創始人的Steve Wozniak,那年喬布斯13歲,Wozniak18歲。 3、喬布斯大事表: – 1972:高中畢業,進入里德學院,一個學期后輟學。 – 1974:在雅達利工作,同年離開前往印度旅行。 – 1976: 在車庫與Steve Wozniak一起創立了蘋果,推出了Apple I。 – 1977: 與Wozniak一起推出了Apple II。 – 1980: 蘋果推出了Apple III。 – 1983: Apple Lisa電腦推出,以喬布斯的女兒Lisa命名。 – 1984: 蘋果推出 Macintosh。 – 1985: 因與管理層的分歧離開蘋果,隨后創立了電腦公司NeXT。 – 1986: 喬布斯收購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 1996: 將NeXT出售給蘋果,重返蘋果擔任顧問。 – 1997: 被任命為蘋果臨時CEO。 – 1998: 蘋果推出iMac。 – 2000: 喬布斯成為蘋果永久CEO。 – 2001: 蘋果推出iPod,到2007年iPod市場份額已達70%。 – 2003年4月28日:推出iTunes商店,到2010年1月,90億首歌通過iTunes購買。 – 2003年7月:披頭士樂隊所創的蘋果唱片公司起訴蘋果的iTunes網站侵犯其商標權,該訴訟與2007年解決。 – 2003: 喬布斯被診斷出患有胰腺癌。 – 2004年7月31日: 手術且切除癌癥腫瘤。 – 2005年4月: 喬布斯入選時代雜志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 2006:皮克斯與迪士尼合并,喬布斯成為迪士尼董事會成員。 – 2006年4月1日:蘋果慶祝30周年。 – 2007年1月9日:喬布斯在Macworld大會上推出了iPhone。 – 2008: 推出了 MacBook Air。 – 2008年6月27日:前蘋果股東對喬布斯和一些蘋果董事會成員發起集體訴訟,稱他們參與倒填股票期權授權日期,涉嫌欺詐投資者。蘋果承認在1997年至2002年存在6428份倒填期權日期問題,并為此計入了8400萬美元的費用。 – 2008年8月28日:彭博社意外發布喬布斯的訃告。 – 2009年1月5日:喬布斯發公告駁斥健康傳言,稱過去幾年變瘦是因為“荷爾蒙失調”。 – 2009年1月14日:喬布斯宣布將休病假直到2009年6月底。喬布斯對健康問題未作詳細說明,只說比想象中的復雜。 – 2009年6月20日:華爾街日報報道,喬布斯在2009年4月進行了肝臟移植。這次手術被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衛理公會大學醫院在2009年6月23日證實。 – 2009年6月29日:蘋果發言人Steve Dowling宣布喬布斯已重返工作崗位。 – 2010年1月27日:喬布斯推出iPad。 – 2011年1月:喬布斯再次休病假。 – 2011年3月2日:喬布斯發布iPad 2,受到起立歡迎。 – 2011年6月6日: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喬布斯發布iCloud。其他蘋果高管展示了OS-X Lion和 iOS-4。 – 2011年8月:蘋果和埃克森美孚爭奪美國市值最大公司寶座,市值分別為3450億美元和3500億美元。 – 2011年8月24日:喬布斯辭去蘋果CEO職位,但宣布將擔任董事會主席。蒂姆•庫克接任CEO。 – 2011年10月5日:喬布斯逝世
推薦閱讀
全球名人紀念喬布斯逝世:世界失去了一位領導人 10月6日消息 在蘋果官方宣布喬布斯辭世后,全球來自多個領域的名人通過不同方式悼念喬布斯。奧巴馬說,他是美國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蓋茨說,很少有人擁有像喬布斯這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喬布斯走了?還會有下一個喬布斯嗎?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008/12257.html